“我到村里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上學的孩子放學后無所事事,回家之后也沒人管,只是在家看電視、玩電腦消磨時間,這讓我感到有些著急。如果能把他們召集起來,教他們學點知識,進行點素質教育,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也能讓孩子的家長安心賺錢,少操點心。”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的顧天祿告訴記者,他大學學的是物理專業,曾經是一名教師,到西南門村任職后不久,他發現村里一些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約束,更有甚者把為數不多的零用錢都花費在了游戲廳里。有教師資格證的顧天祿覺得有些痛心,深知這樣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沒有好處。但由于自己剛到村里,對各方面情況還不太熟悉,他與另外幾個村的大學生“村官”商量,先進行摸底,等時機一成熟即利用工作余暇,給村里的學生娃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事有湊巧,在豐惠鎮任職的21名大學生“村官”中,有8名畢業于師范類院校。在一次大學生“村官”例會上,顧天祿及其他幾位大學生“村官”聯名向鎮黨委副書記謝建芳提出了對孩子們進行課外輔導的設想。這一想法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支持,鎮里積極為大學生“村官”解決輔導場所、設備等。現在,輔導中心已經成立,輔助教學設備也在引進中,這個暑假就可以“開張”了。
聽說大學生“村官”要給村里的孩子輔導功課,許多家長紛紛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名。家長們說,大學生“村官”做了一件好事。
“今年暑假我們先進行實踐操作嘗試,通過這種方式,也能給我們積累些工作經驗,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村民及學生家長需要,以便我們今后對貧困及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和個性化的幫撫。”8名大學生“村官”告訴記者,上虞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帶領村民致富,并專門出臺了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的一系列激勵保障措施。他們這些準教師覺得,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能為農村的孩子和家庭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也是一次很好的創業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