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可能是一首歌,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在一次歌詠比賽上,第一次聽一位女生唱《浪花,海的頌歌》、《》覺得歌聲純凈,歌詞好,旋律也很優美,聽到歌聲,就仿佛看到了浩潮大海里奔騰的浪花,海風輕柔,海濤低吟,浪花頑皮地跳躍,不知疲倦地歡歌,這是一個海的世界,是一個潔白如雪的浪花的世界。
遠離了故鄉,為著生活,這幾十年來,我四處奔波著,從中原到東北,再從大東北到大西北,時空的巨大落差,讓心靈有了一些獨對大漠落日時蒼涼的孤寂感,這時,鄉愁便會在夜深人靜的斗室里彌漫,我可以看得到故鄉三月金黃的油菜花,兒時玩耍時的潺潺的小河,那晴明的天,綠色的原野,都在我的記憶里鮮活如初,滋養著我陌路孤旅里的孤獨,讓我可以在孤獨里可以沉思生活,思索生命存在的價值和行走的意義,這時,舊日故鄉的容顏便成為了一方為我所獨有的清凈的世界。
凈土可能是行走的某一個地方,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九寨的凈土,就是密林中的木棧道。那一年去九寨,在跟隨旅行社行走的間隙,我一個人,遠離人群,坐在溝底的木棧道上,細數漏過綠葉的一縷一縷的陽光,靜靜地凝視著木棧道上斑駁的光影,隨著微風,散亂地編織著光影的旋律。木棧道下的流水也是最清澈的,水聲清越,水流遇到石頭,或者樹木的時候,會有回環,激起潔白的浪花,把手放入水中,雖是七月的天氣,但卻仍有一些清涼。那一刻,我在木棧道上慢慢地行走,抬頭看碧澈的天空,低頭看清澈的碧水,回頭看斑駁的光影,駐足聽密林風聲,都市的喧器遠了,世界靜了,心也靜了。那時,我覺得這就是人歷盡千辛萬苦找尋的清凈的世界。
“讀書隨凈土,閉門即是深山。”每天,不管多忙,也不管多累,在午休的時候,或者晚上休息的時候,總喜歡翻上幾頁書。高爾基說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通過每天的閱讀,這成了一種習慣,也是一種享受,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感受優美流暢的句子,可以感受清新的文風,在另一個自己關注但無法抵達的世界里暢游,經歷著世間的萬千悲歡,那書的世界是斑瀾多彩的,也是清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