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基本情況
3.2.3 特色做法
1、分層分類的金融服務。各地團組織結合各金融機構業務特長、覆蓋領域等實際情況,根據青年創業階段、企業規模、貸款需求等特征,為創業青年提供不同貸款規模、擔保方式、優惠政策的分層分類金融服務。有為初始創業青年提供的小額信用貸款,有為創業初成青年定制的經濟型套餐貸款,有為加速發展期創業青年引入的政策性貸款,有為特殊創業青年群體提供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
2、積極探索擔保方式創新。各地團組織在現有自然人保證、存單質押、房產抵押、商鋪租賃權抵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互保、聯保、抵質押品及補充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主動創新,適應銀行業務特點,創新了評定青年貸款信用等級、發放信用卡、聯合小額貸款公司等方式。開展“信用團組織”和“信用青年”評選,通過互保、聯保等方式可獲得每人最高10萬元的免抵押擔保貸款,利率下浮10%的利率優惠。
3.2.4 工作舉措
①提高工作專業水平。加強團干部金融專業知識培訓力度,召開現場推進會,交流工作經驗。
②構建銀團合作模式。明確銀行和團組織全力義務,建立“共青團推薦申貸,銀行審批放貸”的合作模式。建立聯合工作小組,完善項目評估機制。
③創新風險分擔機制。通過政府支持貼息,銀行獎勵減息支持政策;探索聯保、互保等信用擔保方式;探索基金股份注入和企業回購的自我運行補足機制。
④建立工作信息資料。建立與銀行等合作機構的信息溝通機制,完善小額貸款統計制度,加強創業貸款青年的信息資料管理。
3.3 訂單式培訓
訂單式培訓是“企業用工需求→團組織→潛在就業青年→培訓機構→企業用工”的閉環的工作過程。訂單式培訓具有以下特點:以企業用工為前提,以技能需求為導向,以培訓機構為依托,以共青團為紐帶。服務青年的過程,也是對青年再組織化過程。
3.3.1 立論基礎
② 利于緩解結構性失業。勞動力供給核心包括數量、質量和結構。質量和結構的核心是技能高低以及與崗位的匹配性。我國技能培訓與企業需求之間脫節現象,這里面有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有社會培訓與就業脫節問題。這也是“用工荒”與“就業難”同時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訂單式培訓以需求為導向,利于緩解結構性失業。
③ 利于降低市場搜索成本。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者和雇主存在對供需信息的需求,兩者都會把搜尋活動推進到搜尋的預期邊際收益等于搜尋的邊際成本,就業創業見習改善了勞動力市場的供給質量和結構,降低了搜尋成本。
3.3.2 總體情況
3.4.3 存在問題
①需求的動態性。企業用工需求具有動態性,受經營狀況、季節變化等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崗位信息搜索帶來難度。
②組織渠道不暢。共青團組織基層網絡不健全,聯系企業數量有限,導致用工需求不足。
③青年預期偏好。進城務工青年更注重快速就業,忽視技能培訓對其職業生涯的作用。
④基層資源欠缺。基層工作資源、工作力量有限,找準企業需求標準、青年意愿、統籌時間等方面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工作推進難度較大。
3.3.4 工作措施
①明確重點群體。不斷提高工作組織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重點選定初中后和高中后畢業生“兩后生”群體,做好前期意愿調查、跟蹤服務和用工對接。
②建立示范基地。依托有影響有實力的培訓類機構,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調動雙方資源,做到資源共享,分工合作。
③建立聯絡渠道。根據青年流動規律,推進輸出地和輸入地團組織間的對接,形成相對穩定的輸送渠道。
④借助行業力量。與用工規模較大的行業、企業建立長期聯系和合作,建設人力培訓蓄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