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 踐與探 索
四面山鎮踞守宜賓、瀘州、江安交界,占地64.54平方公里,是傳統糧食、水果、人口大鎮。近年來,該鎮結合實際,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創先爭優”為載體,通過打造干群認知、接受的核心思想文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著力提
高干群戰斗力、執行力和黨委政府凝聚力、向心力,在新農村建設和工業發展方面有了跨越式發展。
一、核心文化產生背景
四面山鎮地理位置雖有一定優越性,但人口多,底子薄,農業基礎設施等各項條件脆弱,完全靠傳統農業維持,農村經濟發展較緩慢。干群有發展愿望,但缺乏思想指導和明確奮斗目標,思想上有些茫然。通過廣泛調研,該鎮積極探索以“調動思想”破題,從“培育鎮域核心文化”入手的基本思路。
二、形成激勵干群思想的核心文化
(一)抓全鎮人民思想。逐步確立了引領全鎮人民思想的“帶著群眾干,干給群眾看,干就干好”的班子精神,“團結奮進,務實超越”的四面山精神,歌名為《四面人家行好運》的《四面山鎮鎮歌》以及“建設獺兔美酒之鄉,打造和諧魅力門戶”,“把四面山鎮建設成為產業發達,功能完善,和諧宜居,具較強活力、實力、魅力的江安北鄉區域性中心場鎮”的中長期戰略目標,使大家工作有勁頭,前途有望頭,一個生機、活力,打造魅力大鎮之風在全鎮悄然興起。
(二)抓鎮村干部思想。為抓好鎮村班子,帶好干部隊伍,該鎮響亮提出以“四讓”打造“四型”團隊的工作理念。一是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打造“學習型團隊”。以領導干部為表率,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全員學習”、“終身學習”氛圍。二是讓溝通成為一種常態,打造“和諧型團隊”。鼓勵干部群眾多相互交流、溝通、支持,每月以一頓晚餐、一場歌會、一張超市購物卡的形式為當月過生的干部職工“共慶生日”;逢鎮、村干部因病住院、家中有紅白事等都要組織看望慶賀,通過人性化管理,在全鎮營造和諧氛圍。三是讓“督查”成為一種機制,打造“落實型”團隊。成立重點工作督查組,由黨政主要領導為督查工作首要責任人,根據各項工作預先安排的進度,開展常規督查,對完成不及時、不落實的給予批評、誡免談話或相關懲處。四是讓逗硬獎懲成為一種制度,打造“競爭型”團隊。只有逗硬了獎懲,有了激勵競爭機制,才有提高,才會促進創新,社會才有進步。為此,鎮黨委制定下發了一系列制度和文件,以規范、指導干群的言行。同時,每項重點工作落實責任人、時間要求、獎懲辦法等。
三、探索與實踐的成效明顯 (二)社會反響較大。一是大大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中省市多家媒體對該鎮獺兔產業進行了宣傳報道,每年吸引各級、各階層人士參觀、學習上萬人次。省委副書記李崇禧,市委書記楊冬生、市長吳光鐳等領導先后到該鎮調研,縣委在該鎮分別召開獺兔、酒類工業專題發展現場會,號召其它鄉鎮大力發展獺兔和工業,進行量化考核。二是成為獨有名片和核心競爭力。酒產業、獺兔產業、公路建設與管護等亮點,成為該鎮獨特的名片。三是成為外商投資熱土。近年來,該鎮已成功引進新宇酒業入駐。現仍有多家外商接洽,他們將在兔皮加工、酒產業營銷等方面有所發展,從而延伸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