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用英語交流,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掌握英語呢?人們從自己習得母語的經歷中認識到,使用母語的能力是在使用母語的過程中習得的。沒有使用母語的實踐,就很難談及使用母語能力的培養。外語學習與母語習得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人們可以在語言實踐中學會使用語言。因此,我的教學經驗是堅持實用性原則。堅持實用性原則就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練習。聽和讀是接受語言輸入的積極形式。語言輸入,尤其是適合學習者水平的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或學習至關重要。狼孩的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一個孩子天生就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但如果他只和狼生活在一起,而沒有外界語言輸入對他的“自然”能力的刺激,就不可能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語言輸入在語言習得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外語學習的成功與語言輸入量密切相關,語言輸入量應該被學習者理解或適合學習者的水平。適合學習者水平的語言輸入應該是略高于學習者語言水平的語言材料。學習者可以通過語境線索,利用他們掌握的語言知識和頭腦中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來理解語言材料。語言材料太難了,學習者會聽到一些類似噪音的聲音,也會看到不可理解的書寫符號。
語言材料過于簡單,低于學習者的水平,或者與學習者的水平相同,這不利于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學習外語。說、寫和適當的翻譯是產生語言輸出的活動。語言輸入的功能在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然而,如果只有提供語言輸入的活動,學習者很可能會在大腦中儲存大量的語言項目,并且在需要時無法使用它們。只有當語言被使用時,學習者才能被迫評估儲存在大腦中的語言項目。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者取出儲存在大腦中的語言材料并使用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語言時,學習者應該考慮語言形式的正確性、語言使用的適當性等問題只有通過語言輸出的實踐活動,語言學習者才能對自己的語言水平和語言能力有更恰當的評價和清晰的理解。這樣,他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善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這表明練習在聽、說、讀、寫以及整個英語的綜合習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20×年的時間里,我主要在08級的一些班級里從事實用英語的教學由于這些二年級的高職生大部分都有10年左右的英語學習經驗,他們有一定的基礎,思維活躍,精神飽滿,求知欲強。一方面,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來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奉獻精神,充分準備好教材,讓教師在課堂上關注重點和難點。另一方面,我使用實用的和流行的文章和材料從優秀的出版物,如中國日報和全美國聽和讀。同時,我經常用英語講述外語學者和翻譯的趣聞軼事,以適當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此外,由于二年級是我院高職生英語開放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名人的努力和決心無疑會對鼓勵學生見賢思奇,激發和鞏固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避免他們在三年級及以后放棄英語起到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