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運河在哪里如此清澈,因為源頭有流動的水."要教學生一瓢水,教師首先應該是一條不斷流動的新溪流。如果教師不學習,教學和研究活動就會變成“無根之樹,無源之水”為了提高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我們在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同時,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學習和培訓。我們還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學和科研工作計劃。通過扎實有效的學習,教師不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而且通過閱讀找到了教育中的快樂和自我價值。教育局舉辦的教師考試也反映了我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學校所有的老師都通過了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二、創新常規,營造和諧氛圍
1、集體備課“高效”
為了能充分挖掘每位教師的潛能,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我們非常注重集體備課。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做到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同一學年教師共同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共同研討教學策略。大家一起學習、研究、取長補短、資源共享。
2、課堂模式“奇效”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把教學活動變成一種發展人、創造人的活動,才是教育的本質和精髓。為此,我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按照“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這四個教學環節安排我們的授課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