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家庭生活 編輯
王稼祥與妻子朱仲麗婚配
王稼祥原配妻子查瑞香(1904-1926年),由王稼祥的父親包辦成婚,于1925年結婚,1926年查瑞香產后病逝。
1928年,王稼祥在莫斯科與一烏克蘭姑娘結婚,1929年離婚。
1939年3月5日,王稼祥與湖南姑娘朱仲麗(1915年-)在延安結婚。夫人朱仲麗于2014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3]
子女
王稼祥與原配查瑞香生有一子王命先,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系畢業后,留校當老師,文革中受迫害投河自殺。
王命先有兩個兒子(王稼祥之孫),一子王光龍,現任十一屆民盟河南省委委員。
5 故居紀念 編輯
涇縣故居
王稼祥故居是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位于涇縣厚岸鄉,距縣城45公里。
這里群山環繞,煙樹茫茫。綠竹茸茸,景色十分秀麗。故居是一座普通的皖南民居,三間兩廂,前有庭院,庭院有花圃,其間花木雜錯有致,一廂為書房,書房雖小,但簡潔雅致,窗明幾凈。“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此之謂也。王稼祥在這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先入柳溪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后,又跟王惠久和王談人先生補習一年,1920年離開家鄉赴南陵縣樂育中學初中,后轉入蕪湖圣雅各中學讀高中,不處去上海就讀于上海大學附中,從此走向革命道路。王稼祥從小好學善思,愛憎分明,對社會的時弊惡習,疾惡如仇,對貧困人民的饑餓困苦,傾注同情。家鄉周圍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靈里。
王稼祥紀念園內塑像憎恨黑暗的社會現實,是他后來追求真理走向革命的思想基礎。王稼祥故居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國家副主席王震親筆題寫“王稼祥故居”的門額。故居中陳列了王稼祥青少年時的生活學習用具和他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動的照片,供人們參觀瞻仰。
紀念園
王稼祥紀念園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十一中(現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校)校園內風景秀麗的獅子山上,西臨長江,東望赭山。這里是王稼祥畢業的蕪湖圣雅閣中學舊址。
紀念園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紀念園由王稼祥銅像、紀念碑、事跡陳列室、藏書室等組成,其中王稼祥事跡陳列室分五個展廳,詳細介紹了他在中國革命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貢獻和豐功偉績。紀念園收集并陳列了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96件,照片189幀,珍貴遺物43件,書籍1000余冊和“吉姆”轎車1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