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榆林7月18日電(通訊員李學梅)
2022年7月18日西安外國語大學楓火“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走訪調查,和當地的種植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也學習了一些農業種植知識,通過采訪了解了搬遷后的農業發展。
實踐團各成員主要是跟隨產業園區的技術負責人朱師傅的步伐,去參觀學習各個溫室大棚的農作物的管理模式。首先,在朱師傅的帶領下,去參觀了芝麻香瓜的管理模式,進去大棚,就可以看到園區的工作人員正在給香瓜的花蕊授粉,采取的是防落素噴花的方法,朱師傅提到授粉也有時間要求,一般是在上午的8-10點左右,此時是人工輔助授粉的最佳時間。甜瓜也要定期修枝打叉,要調控好大棚里的溫度、定時澆水預防季節性蟲害和立枯病等病害,還要注意掐頭時間。
在西藍花、菜花、普通甘藍的大棚里,因為菜類種植、養育技術較為簡單,只要滿足適宜的溫度和水分、積極預防蟲害、病害,成活率是很高的,所以朱師傅只做了簡單的介紹,教了成員一些實用的辨認菜花和西藍花的方法。
又去了櫻桃樹種植大棚,這個大棚是半開放的大棚,不同于溫室大棚據朱師傅介紹得知櫻桃樹是前年從河南、河北等地連根移植到產業園的,加之因為目前的土質問題,櫻桃今年不會結果,至少得等到明年才會結果、上市售賣,工人目前的工作也只是澆水、除草、松土,預防病蟲害。
接著又去了西紅柿大棚,里邊有大的也有小的西紅柿,小的一般被叫做櫻桃番茄,越小的越好吃越甜,目前大棚里的西紅柿都還沒有成熟,處于成長期,都是綠果,也要定期進行授粉、掐頭、繞秧子,最需要注意的是澆水。
然后去了豇豆大棚。豇豆也稱長豆角,要每隔五天澆一次水,它耐高溫,卻不耐低溫。要掌握好適播期,豇豆發芽的最低氣溫為10℃,發芽的最高氣溫是35℃。豆角在生長過程中抽生的側枝越多,開花結英的數量也就越多,因此在生產管理中要盡量讓它多長側枝。現在大棚里的豇豆處于結果期,隔兩個月要去一次頭,要及時修理,枝干長到兩米多高也要去頭。一般早晨四五點開花,中午十一點就閉花了,開花葉子要預防蚜蟲等蟲害,這邊菜青蟲的蟲害很少。豇豆最長能長到1米,結果期長的很快要及時去頭。
朱師傅給實踐團演示了育苗的全過程,用的是白菜種子做示范。第一步是將基質肥裝盤、刮盤,這里裝的是濕的基質肥;第二步是點穴,用食指下壓1公分左右,這是為了讓水分充分吸收,而且如果再深一些也可能會出現水分過多的情況;第三步是放種子,一般每個小坑里放2-3個,多則養分不夠養,苗不易成活;第三步是用一些干的基質肥將坑填平;第四步是澆水,整個培育盤要澆兩遍水保證水分充足;最后一步是再蓋一層干的基質肥,以起保濕作用。聽了朱師傅的介紹之后,實踐團的兩名成員進行了親身實踐體驗,將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走訪調查農業產業園大棚種植情況。2022.7.18盧靜 攝
接著又去了禮品西瓜大棚,禮品西瓜皮薄,甜度最高的可以達到14個甜度。這個品種的西瓜是雙蔓整枝栽培,培育9個月做瓜,這樣的瓜結的果好,如果超過了10個月,瓜就會太大,結的果不好。它要人工對花授粉,目前大棚里的西瓜已經授粉三天,成瓜之后要掐掉主頭,這樣瓜長得快,一般8天左右就完全成熟了,長得最快的時候必須每天修理,繞秧子、打叉必不可少。主要預防的病有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現在正是瓜的成長期要格外注意水、肥料,溫度。農業園的西瓜一般達到九成熟才會采摘并上市售賣,比一般市場上的瓜要甜很多,今年的西瓜8月份就可以上市。
最后朱師傅帶領實踐團所有成員參觀學習了黃瓜、乳瓜大棚,并邀請了實踐團成員品嘗乳瓜。乳瓜有兩種管理模式,產業園大棚采取的是一種是掐頭的,主藤長到兩米多高就要將主頭去掉,叉上長瓜。目前大棚里的乳瓜每天都會采摘,今年的地不肥沃,乳瓜需要很肥沃的土壤環境,所以長勢稍微不太好,成果率低,黃瓜的病蟲害多,但是夏季還好一些,主要是預防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白粉虱等,大黃瓜一般兩天采摘一次,前期澆水一般是七八天澆一次,看天氣,如果近期陰雨天氣較多的話就十幾天澆一次。負責這個棚的工人需要每天掐須、繞秧子,定期澆水。
以上就是楓火暑期實踐團去農業產業園區實踐學習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