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教育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農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要素向本地回輸較少,輸血功能較弱。所以人才振興尤為重要,我們首先要宣傳學農務農的思想進而從一定程度上轉變人們的思維定勢——學農就是回家種地;其次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學成歸鄉就業創業。
前期,團隊成員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更好開展做出了充分準備,明確成員分工、撰寫調查問卷、搜集相關資料、接受關于安全用藥的培訓等,每位成員都熱情高漲,干勁十足。
7月6日早上七點半,團隊成員集體乘坐大巴車前往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張家洼村,經歷一上午的舟車勞頓,團隊成員簡單用完午餐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團隊成員在沿街商店進行從事農業工作的意愿調查,并對如何科學安全使用農藥進行宣傳普及,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張貼海報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戶戶知、人人懂的濃厚氛圍。讓老百姓對農藥使用方法、用過的農藥空包裝清理回收等有明確的了解。
7月7日上午,團隊成員前往張家洼村村民委員會,組織召開關于從事農業工作的看法與農藥安全使用專題會議。會上,黨委書記兼村主任張永、黨委副書記魏丕虎、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期斌、黨委委員綜治辦主任張振菊、村委會委員民兵連長張朋以及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就當今社會對從事農業工作的看法展開深入探討。新時代青年應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7日下午,團隊成員攜先進的農藥防護產品來到田間,細心指導村民們如何正確且安全地使用農藥,并將防護用品發放給村民。
7月8日,團隊成員前往張家洼辦事處與相關工作人員組織召開關于從事農業工作的看法與農藥安全使用專題會議。團隊成員面向學生發放關于從事農業工作的意愿調查問卷。團隊成員與各年齡階段的學生組織開展團建活動,并就選擇農科類專業及從事農業工作為話題與應屆畢業生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團隊成員在向他們普及學農知識的同時,也為他們解決了種種面對大學生活、大學學習上的困惑。晚上,社會實踐團隊隊長魏怡然為此次社會實踐進行直播宣傳,反響熱烈。
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活動落下帷幕,此次社會實踐關于從事農業工作意愿的問卷調查,線下回收有效問卷200余份,線上300余份,共計500余份;張貼海報30余份;宣傳學農思想直播間點贊數量突破2.5萬;每天進行短視頻宣傳,播放總量達6萬。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思想政治覺悟,還使我們正確的認識了自己。我們大學生偏向于校園內的學習和生活,缺乏對社會的了解,而社會的復雜程度,遠不是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了解的,社會實踐活動則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為我們提供了接觸社會的機會,對社會有全面的、正確的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實踐活動也讓我們看到自己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潛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較客觀地去重新認識、評價自我,逐漸擺正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人民群眾的位置。此次活動更使我們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與各級各部打交道,培養和鍛煉實際的工作潛力,并且在工作中發現不足,及時改善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識結構,獲取新的知識信息,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鄉村振興的實施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相信未來的鄉村一定會變得更繁榮、更美好!中國農業正在逐步興起,愿新時代的青年積極投身到農科事業當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