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團隊針對前期的調研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7月20日至7月30日,團隊成員進行分工合作,一同對紀錄片《一葉茶、千夜話》的語言翻譯進行分析。在分析匯總的過程中,團隊發現意譯方法和歸化方法的使用占比較大。團隊推測意譯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紀錄片中有多處描述性中文,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中出現了部分文言語句。而歸化方法的使用則是由于紀錄片中出現了“一帆風順”“舉手之勞”等中文所特有的成語,使用歸化的方法進行翻譯可以更精準地表達了其中蘊含的意義,為目的讀者提供更流暢的譯文。8月1日至8月20日,團隊又對《茶經》的英譯版《the classic of tea》進行了相關分析。團隊發現由于茶經的原文為不便與理解的文言文,所以翻譯時直接采取了翻譯中文譯文的方式進行翻譯,更加便于理解和傳播。但團隊認為美中不足的是譯者在注重表意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原文中所蘊含的東方意境和文化底蘊。雖有幾處保留,但很多地方都舍棄了原文獨有的意象底蘊,缺乏原文中融合的中國傳統儒家、道家等思想文化。
接著,團隊對前期調研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和意見進行匯總,如建議廣泛翻閱更為專業的書籍和文章做參考依據進行分析、參考;部分難點可以考慮請教指導老師等。最后,團隊隊長叢宸宸對后續的調研計劃和報告撰寫進行了安排籌劃,為團隊順利完成結題工作做好了準備。
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對傳播中華文化、提升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對于茶文化的翻譯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進行茶文化的傳播發展。希望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能為茶文化的廣泛傳播、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