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主題:情暖童心,筑夢未來——教育幫扶留守兒童
團隊名稱:星火童心,筑夢鄉音隊
實踐形式:線上線下相結合
指導教師:萬弋琳、李建國
團隊成員:陳偉濤(隊長)、胡鳳瀅、魏士淇、代王朏、許毅峰、郭可欣、王露冰、王文靜、張高元、柯文可、陳智元、鄭康林
實踐時間:2022年6月18日—2022年6月25日
實踐地點:安徽省蚌埠市李樓鄉十六中
實踐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關心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加強管理和服務,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之舉。此次實踐活動以“情暖童心,筑夢未來”為主題,開展包括音樂黨課、訪問、做游戲、問卷調查等,以及與老師交流溝通,深度了解蚌埠十六中小學部留守兒童現狀,進一步為他們提供關注以及幫助。
實踐過程:
6月14日,確定社會實踐主要活動內容,確定實踐流程及社會實踐中的主要事項和相關問題,鼓勵小組成員積極參加。
6月15日,開會討論社會實踐安排,并強調實踐中注意事項及調研活動方法指導。
6月16日,制作調查問卷,收集鄉村振興宣傳資料,并整合心理輔導與教學的資料,完成社會實踐策劃。
6月17日,針對社會實踐注意的事項、存在的疑問與指導老師溝通,并整合、總結實踐方案,促進社會實踐的順利進行。
6月24日,當天上午,安財國貿院隊伍乘車抵達蚌埠市十六中學,由團隊負責人聯系十六中主持該活動的老師,做好社會實踐的對接工作。活動開始前,十六中老師表達了對安財學子們到來的歡迎,希望活動順利進行,雙方在這次活動中都能有所收獲。此次活動主要面向十六中小學低年級的留守兒童,為更好的走近同學們的心里,安財團隊精心策劃了豐富的課堂內容和活躍課堂的小游戲,希望同學們可以從課堂中感受溫暖。安財實踐團隊的萬弋琳老師為小同學們演唱歌曲《賣報歌》,并與同學們合唱,歌聲繚繞教室,同學們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合唱結束后,萬弋琳老師和同學們講述了《賣報歌》的創作背景以及相關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活動通過“唱紅歌、講故事、上黨課”的形式,讓課堂更加生動,同學們也積極參與。活動的最后安財團隊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擊鼓傳花”、“成語接龍”、“倍數游戲”和“看方向做動作”。游戲的開展拉進了大朋友與小朋友的距離,打開了這些因為父母外地打工而被留守家鄉的小朋友們的心房,他們也向大朋友們傾訴了學習與生活中的煩惱。安財實踐團隊還精心為小朋友們準備書包、文具袋以及彩筆等學習文具,希望這些微不足道的禮物和準備許久的活動可以給缺乏家人陪伴的小朋友們留下美好的回憶。活動結束后,安財團隊的負責人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并與十六中的老師進行溝通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此次活動的心得。離開十六中前,安財團隊與十六中的同學們合照留念,完成此次線下社會實踐的全部內容。
6月25日,對此次社會實踐進行總結,并根據團隊人員的調研任務分配調研報告撰寫內容, 召開社會實踐團小組會,分享社會實踐心得,并提出改善的措施,分享實踐收獲。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所有團隊成員遵守防疫規定、均佩戴口罩。實踐團隊成員將在各自家鄉圍繞“情暖童心”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方面,依托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繼續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素質拓展等形式的精準關愛志愿服務。
實踐總結: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大學生親自步入社會,盡自己能力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出去。這次活動后,實踐團隊將結合在活動開辦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加致力于留守兒童的幫扶活動,進一步挖掘出留守兒童的真正需求,為他們提供心理和資源幫助。此外,成員也希望能夠通過更深層次的活動的開展,發現并滿足留守兒童的真實需求。在后續活動中,成員將在各自的家鄉中繼續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提供精準的關愛志愿活動。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發動社會各界來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形成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