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術快、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一系列優勢促使微創手術技術占據主要地位,成為解決病痛的有效手段。當前放眼全球目光進行對比,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還存在著大片空白。國家為填補空缺也制定了相關政策,“十三五”期間,我國開始關注醫療器械的研發鏈條,并提出加快醫療器械產品國產化進程,開發智能化、移動化、網絡化產品。“十四五”期間,明確重點發展領域,包括新型醫學影像、體外診斷、疾病康復、腫瘤放療、應急救治、生命支持、可穿戴監測、中醫診療等。依托于國家政策的推動和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雙創實驗室的先天條件,實踐團隊的相關隊員針對我國腹腔手術為主要攻克點,立志打造能夠精確完成病灶切除、緩解醫生手術疲勞、提升手術成功率的相關醫療器械。
實踐團隊深知將科創項目進行落實產品化道阻且長。在2022年暑假之前,團隊力爭假期期間實現模型方案的敲定、國內外相關產品的發展現狀研究、實際手術的難度和需求調研這三項主要的任務實現,穩步推進暑期實踐的實施,于此同時也推進科研項目的推進。我們發現國外相關產業偏向于成熟,開發周期較長,從其現有產品出發進行分析研究,是實踐團隊的的初步思想,通過組會定期落實相關的進度推進,在暑假期間,小組完成了方案的敲定和主要的設計思想的落實。
此次會議總結了團隊成員的暑期進度,積極地對相關滯后進度進行有效規劃,安排超前相關進度的開展。下學期團隊會積極推動實驗項目的進行和發展,積極搭建初代實物模型,將想法實踐化,將項目具體化,將人員高水平化。實踐成員也通過項目的進行完成相關工科技能的提升和進步,為以后從事科研崗位,做一名高水平工科人員,打下堅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