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一個城市中靈魂棲息的世外桃源,卻涌動著這個城市最活躍的思想,它保存著精神文明的火種,是文化傳播的窗口。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一個又一個跨越時代延續至今的傳統文化及其背后的精神文明讓人驚嘆。“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等等,我們熟知或者陌生的傳統文化為何能傳承至今仍大放異彩?這些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究竟是什么?這些傳承千古的傳統文化對我們今后的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一花一韻”實踐團成員在日照圖書館內穿越千古,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探索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
古代的尼山書院和如今的圖書館兩者具有天然的聯系,共同具有刊藏典籍、傳承教化的文化功能。在尼山書院的參觀中,實踐團成員懂得了書院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沒有書院對藏書的保護,那些在過去啟迪無數人的燦若星河的傳統文化就不會流傳至今,就沒有鼓舞著今人的萬世不竭的精神力量。
實踐團成員還借助曲阜師范大學美化校園活動的契機傳播傳統文化。實踐團成員與學校美術學院的同學共同繪制井蓋、墻壁等地方。在井蓋上畫下節氣、時令 或者年獸等神話中的形象,向學校中的同學們宣傳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繪制井蓋之前的選圖過程中,我搜索了許多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對節氣、時令等部分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和美術學院同學一同繪制的過程中為經過的、想要了解的同學普及該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我國傳承千年的節氣文化,激起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日俱增,但作為精神文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卻被忽視,無人問津。因此,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增強國人的文化素養,將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
通過此次關于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我懂得了要想傳播傳統文化就要以各種獨特新穎和讓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傳統文化及其深層次精神內涵。我們應憑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利用自媒體等新技術讓文化自信深入人心,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尋找傳統文化真正的流量密碼。吾輩青年何其有幸生于華夏,見證賡續千年的歷史文脈,我們應以吾輩之青春,揚中華之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