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上午,實踐隊與益路同行公益組織共同合作開展了非遺文化進社區·溫茶主題活動。活動開始后,益路同行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先向大家講解了日照綠茶的悠久歷史。之后,兩位茶藝師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向社區老人們展示了從容優雅的茶藝技巧,茶水在茶具中緩緩流淌,現場茶香四溢。最后,茶藝師向大家說明了品茶的講究,現場的社區群眾與實踐隊隊員一同品嘗了綠茶的芬芳清香。在茶藝表演結束后,炒茶師邊講解邊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手工炒茶。手工炒茶精深奧妙,單炒制手法就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壓、磨。講解完成后,炒茶師邀請了現場觀眾一同體驗炒茶。茶文化宣講活動不僅讓群眾們了解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還使老年人精神和身心得以放松,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茶藝宣講完成后,實踐隊邀請了藝術機構輔導老師為鳳凰社區舞蹈團團員進行動作指導。老師先向團員們展示了膠州秧歌并講解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又稱“地秧歌”“耍秧歌”“蹺秧歌”“扭斷腰”“三道彎”等,流行于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一帶。膠州秧歌萌生于鄉土,活躍于民間,在發展中自行流變,是群眾自發參與、自由宣泄、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女性特有的健美體態和情性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隨后,團員們學習了膠州秧歌的標志性動作,老師細心指導。最后,舞蹈團向大家展示了學習成果,現場氣氛輕松愉悅。

7月4日下午,實踐隊與合唱團老師一同為鳳凰社區合唱隊進行了合唱指導。合唱隊先向大家演唱了排練曲目《復興的力量》,老師在聽完合唱后發現有男女聲不均衡,女聲偏低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實踐隊和老師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法,帶領合唱隊一起做了呼吸操,指引合唱隊員們放松肢體,使用不同的練聲方法幫助合唱隊員們找到最合適的演唱方法。之后,實踐隊邀請了優秀成員進行示范,其他合唱隊員一同跟唱,最后進行了合排練習。此次合唱活動不僅提高了合唱隊的團隊協作能力,還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同時還豐富了老年人的養老生活。

7月6日上午,實踐隊集中對鳳凰社區的老年人進行了反詐宣傳活動。首先,實踐隊在石臼街道派出所反詐部門的輔助下進行了防詐騙宣講活動,通過養老詐騙案例提醒老年人注意防范,進一步增強老年人的反詐能力與意識。隨后,實踐隊分發了防詐騙宣傳冊與調查問卷,實踐隊員們針對老年人及老年人子女的親身經歷進行訪談,深入了解老年人易受詐騙的原因,認真聆聽老年人的心聲。此次反詐宣傳活動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辨別能力,引導老年人強化了奉獻防范意識。希望本次活動能讓老年人守好養老錢,幸福享晚年。

7月6日下午,實踐隊針對合唱隊進行最后一次排練,樂隊及合唱隊全員到齊。合唱隊與樂隊之間配合默契,歌聲與樂聲結合飛揚在排練室的每個角落。除此之外,實踐隊對合唱隊員進行了采訪,詢問了反詐宣傳情況。隊員們表示在這次宣傳中受益良多,通過藝術活動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并且還認識了許多新型詐騙手段,這在之后的生活中也能預防詐騙案件的發生。

活動完成后,實踐隊召開了線上會議。會議對前期的工作進行總結,并找出了不足之處以及進一步完善的方法。除此之外,會議還對后期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隊員們分工協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次實踐走進鳳凰社區,通過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反詐宣傳,將藝術生活與防老年詐騙相結合,這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還提高了廣大老年群體的防騙意識和能力,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權益,有效遏制了養老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蔓延勢頭。防范養老詐騙容不得半點疏忽與僥幸,唯有多方齊心協力編織好防護網才能推進掃漏無死角,防范無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