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淄博7月21日電(通訊員 石琳 )在廣袤無垠的糧食主產區,節水灌溉技術的革命對于改變傳統農業的面貌至關重要。在國家實行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為深入貫徹國家節水灌溉戰略,更好地了解農業現代化技術,提升農戶節水灌溉技術采用行為的積極性,發揮精準噴灌技術的獨特優勢優勢,2024年7月21日,曲阜師范大學心系農情實踐隊走進淄博市桓臺縣進行社會實踐調研活動。本次活動旨在調查糧食主產區農戶對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納意愿,分析影響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的因素,推廣精準噴灌技術的實際應用,促進作物豐收,提高節水意識,保護生態環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初識精準噴灌:科技賦能農業的新篇章
精準噴灌技術通過集成傳感器、控制器等高科技設備,實現了對農田灌溉的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土壤濕度、作物生長狀態及氣象條件,自動調整灌溉策略,確保作物在最佳條件下生長。這種“按需灌溉”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顯著減少了灌溉過程中的浪費。為了親身體驗噴灌技術,社會實踐隊員走進試驗田,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一排排智能噴頭在精準控制下,將水霧均勻噴灑在作物上,親眼見證了精準噴灌技術為現代農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圖為實踐隊員介紹精準噴灌設施。(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石琳 攝)
在與農民交流中,實踐隊員了解到精準噴灌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減輕了農戶的勞動強度。過去大水漫灌時期,農民需要手動調節灌溉設備,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現在,農戶只需簡單規劃設備布局,設置灌溉參數,系統便能自動完成灌溉任務。這種轉變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了糧食產量,更促進了農業向更加智能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開啟了科技賦能農業的新篇章。
精準噴灌的實踐探索: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
在精準噴灌技術的實踐探索中,卷盤式噴灌機以其獨特的工作原理脫穎而出,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精準噴灌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實踐隊員跟隨當地農業技術人員,走進了幾片精準噴灌示范田,親眼見證了精準噴灌技術的神奇效果。在一片玉米地里,技術人員向實踐隊員展示了精準噴灌系統的設備——卷盤式噴灌機。卷盤式噴灌機采用水力驅動,其核心部件包括水渦輪、皮帶傳動裝置等。卷盤式噴灌機的工作原理體現了精準噴灌的核心理念,即根據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條件,實現水資源的精準分配和高效利用。
圖為卷盤式噴灌機。(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石琳 攝)
通過農業技術人員的講解,實踐隊員了解到與傳統的灌溉方式相比,噴灌方式更加均勻、高效,能夠確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同時,由于噴灌系統能夠根據土壤濕度自動調節灌溉量,因此避免了過量灌溉導致的土壤鹽堿化、作物根系受損等問題。除了提高灌溉效率外,精準噴灌技術還帶來了其他諸多好處。例如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傳播等。由于噴灌系統能夠均勻濕潤作物葉片和莖稈,使得作物表面不易形成水膜,從而降低了病菌和害蟲的滋生環境。
節水科技的綠色效應:守護綠水青山的堅實屏障
在糧食主產區推廣精準噴灌技術,不僅有助于促進作物豐收,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節水科技的綠色效應。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峻。而農業作為用水大戶,其灌溉方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農業技術員介紹,精準噴灌技術的出現,為農業節水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精準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時間,該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據統計,相比傳統灌溉方式,精準噴灌技術可以節約30%至50%的用水量。這對于緩解水資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

圖為實踐隊員向農業技術人員請教。(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石琳 攝)
根據對農戶的走訪調查,實踐隊員還了解到精準噴灌技術對于減少農業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灌溉方式中,由于灌溉量大、灌溉時間長,容易導致土壤中的養分隨水流失,進入水體造成污染。而噴灌技術通過精確控制灌溉量,將水分以霧狀或小水滴的形式直接噴灑在作物上,減少了傳統地面灌溉方式中的水分蒸發和滲漏損失。這種高效的灌溉方式顯著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從而減輕了因過度灌溉導致的水資源浪費和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除此之外,農業噴灌技術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改善土壤結構以及促進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等措施,也顯著減少了農業污染的發生。這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還促進了農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因此,大力推廣和應用農業噴灌技術對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

圖為實踐隊員走訪調查。(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石琳 攝)
展望未來,精準噴灌引領農業新風尚
通過實地調研,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了精準噴灌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它不僅是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節水增效的重要手段,更是守護綠水青山、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屏障。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普及,精準噴灌技術將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得到應用和推廣成為農業生產的標配之一,為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和福祉。期待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能夠涌現出來,為農業節水、節肥、節藥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農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圖為心系農情實踐隊員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石琳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