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園網西安7月12日電(通訊員韓樂)
為深入貫徹文化交流之宗旨,弘揚民族藝術之精髓,西安外國語大學“探終南山之景,觀民俗之姿”——鄠邑縣農民畫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實踐團于7月12日踏訪了隱匿于翠綠山河之間的東韓村。該村以農民畫著稱,畫作不僅捕捉了鄉村生活的質樸韻味,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團隊通過訪談、問卷及親身體驗之方式,對當地農民畫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調研,以期探索其背后的藝術真諦與發展現狀。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村民進行問卷調查 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調研伊始,團隊通過精心設計的問卷調查,深入了解了農民畫在村民心中的位置及其對這門藝術形式的獨到見解。東韓村村民對于農民畫懷有濃厚的興趣與自豪感,視其為精神食糧,深信農民畫既能豐富內心世界,又可作為弘揚傳統文化之載體。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王乃良老師合影留念 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隨后,團隊拜訪了一位位農民畫界的佼佼者——王乃良老師,他不僅深耕于藝術領域,更是農民畫傳承之橋梁。通過訪談,團隊得以一窺農民畫的藝術風貌與技巧傳授之秘。畫家坦言,東韓村農民畫獨樹一幟,既融合了傳統民間繪畫的精髓,又吸納了現代繪畫技法的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然而,隨著時代之變遷,傳統農民畫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困境。為此,東韓村傾力打造農民畫培訓基地,引導青年一代繼承與發揚這一藝術,同時,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將農民畫推廣至全國各地乃至海外,使更多人得以領略這份傳統藝術的魅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親體驗身農民畫創作 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在調研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有幸親身參與農民畫的創作,體驗從構圖到上色的每一個環節。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實踐團成員們感受到了藝術創作的樂趣與挑戰,更深地理解了農民畫背后的精神內涵。
東韓村的農民畫,既是歷史文化的沉淀,也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它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表現手法,生動地描繪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是視覺藝術的享受,更是文化傳承的見證。畫家們通過農民畫,將鄉村的風情、習俗和故事傳遞給每一個觀賞者,使其成為一種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在采訪中,畫家們普遍表示,盡管現代生活節奏加快,許多傳統藝術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環,但農民畫依然保持著其獨有的魅力和生命力。這得益于農民畫本身所蘊含的深厚生活氣息和鮮明民族特色,更在于當地對于農民畫傳承與發展的不懈努力和創新嘗試。
隨著時代的進步,東韓村的農民畫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畫家們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題材,使農民畫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和多元;另一方面,通過參加各類展覽、文化交流活動,農民畫正在向更廣泛的領域拓展其影響力。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農民畫,東韓村還建立了農民畫工作室和展覽館,為畫家們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和展示平臺。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農民畫的整體水平,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民畫的市場開發,幫助當地畫家找到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實現了文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應的雙贏。


圖為東韓村村民進行娛樂表演 大學生校園網通訊員 代媛媛 供圖
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了東韓村農民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農民畫不僅為當地人民帶來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收獲,更成為連接鄉村與城市的文化橋梁,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到農民畫的獨特價值和意義。
在未來的發展中,東韓村農民畫既面臨諸多挑戰,也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和機遇。只有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索,才能使農民畫藝術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東韓村的農民畫,不僅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通過此次活動,三下鄉團隊希望能夠喚起更多公眾對農民畫這一傳統藝術的關注與支持,共同推動其傳承與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