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并強調“因地制宜推動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強村組連通和村內道路建設”,這為新時代新階段更好發揮交通先行作用、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為深入體會新時代農村公路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區域、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城鄉建設美好圖景,積極響應“到實踐中去”的號召,7月30日-8月8日,長安大學 “復興夢從浙里開始·振興路引鄉村未來”暑期社會實踐隊赴江蘇浙江開展社會實踐。

出征儀式
探交通強國之路,感時代發展脈動
實踐隊首站抵達江蘇省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交通科學研究院。實踐隊員深入了解蘇交科的發展歷程、市場布局藍圖及未來戰略愿景,見識到交通科學研究院在智慧交通領域探索中取得的顯著成就,探訪了蘇交科新型道路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長大橋梁安全長壽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赴天后大橋項目現場學習長大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的尖端技術及其在實際運維中的廣泛應用。與企業的座談交流為實踐隊員們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與前瞻視角。
![]() |
![]() |
![]() |
![]() |
| 實踐隊員于蘇交科座談交流 | |
![]() |
|
||||
| 實踐隊員于淳安縣交通運輸局參訪 | |||||
![]() |
![]() |
||||
| 實踐隊員參觀浙江愛麗智能檢測技術集團園區并開展座談會 | |||||
![]() |
![]() |
||||
| 實踐隊員于杭千高速公司座談 | |||||
![]() |
![]() |
||||
| 實踐隊員于淳安縣交投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千島湖進賢灣至豐茂連接線綠道工程項目部參觀 | |||||
跨越荊棘筑新夢,鄉村振興展宏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探訪下姜村,實踐隊員被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的鄉村振興故事深深吸引。她以返鄉創業青年的身份,引領“農文旅融合”新風尚,打造特色產業帶,構筑“大下姜”品牌,展現青年擔當,在推進“千萬工程”中,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交出了一張鄉村振興“綠富美”的亮眼答卷。為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調研下姜村時的感人場景,實踐隊員走進山海文旅客廳,參觀一滴水研學營,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夢開始的地方”,見證下姜村的蝶變振興之路。
實踐隊來到習近平總書記曾走訪的老黨員姜海根家中。作為第一批進行民宿開發的鄉村建設貢獻者,姜海根對于下姜村的發展和進步感受頗深,他向實踐隊員講述了當年為發展鄉村旅游,與其子姜東勤帶頭率先開辦農家樂和民宿的奮斗歷程。
![]() |
![]() |
| 與村民姜海根交流 | 訪談姜麗娟 |
![]() |
![]() |
| 參觀下姜村一滴水研學營 | 體驗非遺文化 |
![]() |
![]() |
| 參觀葡萄產業園 | |
綠水青山領航程,碧波萬頃繪復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為進一步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實踐隊一行七人探訪了風景旖旎的千島湖,重點考察了梅峰島與月光島,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及文旅融合發展現狀。
![]() |
![]() |
| 實踐隊員考察梅峰島與月光島 | |
![]() |
![]() |
| 實踐隊員參觀淳安縣博物館 | |
緬懷先烈志如磐,銘記初心照征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實踐隊員們踏訪了雨花臺陵園、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回顧那段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展廳內,實踐隊員深刻感悟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壯大的非凡征途及“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實踐隊員追隨先輩足跡,泛舟南湖,近距離凝視那艘開啟跨世紀航程的小小紅船,深刻理解紅船作為民族復興夢想啟航點的重大意義。實踐隊員踏入沈鈞儒紀念館,陽光斑駁,展品生輝,沈老一生追求民主法治、不屈不撓的傳奇故事,在此一一呈現。
![]() |
![]() |
| 實踐隊員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及八路軍駐京辦事處舊址參觀 | |
![]() |
![]() |
| 實踐隊員于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 | |
![]() |
![]() |
| 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簽約暨授牌儀式 | |
![]() |
![]() |
| 實踐隊員參觀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及方氏宗祠 |
|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青年公路人應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堅定理想信念,將“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的“兩路精神”內化于心,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積極投身交通強國建設新征程。實踐隊員回顧歷史,汲取力量;觀摩前沿,勇于創新;深入鄉村,助力振興,立志用實際行動響應時代召喚,用奮斗之姿書寫時代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與智慧。
供圖:吳 凱
供稿:陳若曦
編輯:陳若曦
一審:劉亦瀾
終審:張吉寧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