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縣作為滁州市農業發展的重要區域,泵站串塘模式是近年來定遠縣推廣的一種新型農業灌溉模式。該模式通過建設多個泵站,將周邊的自然水塘和水庫串聯起來,實現水資源的高效調度和利用。這不僅大大減少了灌溉過程中的水資源浪費,還有效解決了傳統灌溉模式中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旨在通過優化水資源管理,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在此次調研中,調研團實地走訪了幾個實施該模式的村莊和農田,考察了泵站的建設和運轉情況。通過與當地村干部和農戶的交流,調研團了解到,泵站串塘模式有效解決了灌溉水源不足的問題,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在張橋鎮,調研團參觀了一個新建的泵站,通過與當地農戶和技術人員的交流,了解到泵站串塘模式自推廣以來,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水資源利用率,農田灌溉更加高效、精準。
圖一 實踐團隊合影
“以前我們灌溉農田,要么是靠天吃飯,要么就是用老舊的抽水設備,費時費力還不節水。現在有了這個泵站串塘系統,灌溉效率提高了不少,水費也省了不少。”一位當地的農民感慨道。定遠縣泵站串塘模式的推廣,不僅僅是農業灌溉技術的進步,更是農業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在這個模式下,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節約,極大地減少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破壞,促進了綠色農業的發展。同時,為了全面了解泵站串塘模式對農民生產生活的實際影響,調研團特別準備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問卷,內容涵蓋了泵站使用情況、農田灌溉效率、農作物產量變化以及農民對新模式的滿意度等多個方面。問卷共發放500余份,涵蓋了定遠縣多個鄉鎮和村落,確保了數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
在問卷發放和回收的過程中,調研團成員耐心地向村民們講解問卷的內容和填寫方法,積極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一位村民在填寫問卷時表示:“這種問卷調查很好,能夠讓我們農民的聲音被聽到,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調研,推動更多有利于我們的好政策。”
圖二 受訪村民填寫調查問卷
根據初步統計結果,80%以上的受訪村民對泵站串塘模式表示滿意,認為該模式在節約用水、降低灌溉成本、提升農田產量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此外,70%的村民表示,愿意繼續使用這種模式,并希望在未來能夠看到更多類似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此外,泵站串塘模式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據初步統計,泵站串塘模式實施后,定遠縣農田的畝均產量提高了15%以上,農民的灌溉成本平均降低了30%左右,切實提升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調研團在總結此次調研成果時表示,泵站串塘模式作為一種創新型的農業灌溉方式,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未來,滁州市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的推廣工作,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模式優化方案,為推動全市乃至全省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
通過此次調研,滁州市定遠縣的泵站串塘模式展示了其在農業灌溉中的巨大潛力與優勢,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進一步支持,相信這一模式將在更廣泛的區域內推廣應用,為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