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吳村倉頡陵方碑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朱葉雯 攝
豐富文旅資源,奠定發展根基青禾護鄉實踐隊員們到達吳村的倉頡陵廟,映入眼簾就是歷代賢哲文人朝拜的圣地,受“百王敬仰”、“萬圣崇尊”的倉頡陵墓,在導游的講解下,實踐隊員們了解到倉頡陵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寶庫,擁有著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遺產。其建筑高大雄偉、建造科學,地下是仰韶、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址,是中華五千年之根基。同時它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參觀倉頡陵墓之后,實踐隊員們又依次穿過朝天門、仰圣門、萬古一人殿、六書殿、藏甲樓、大方碑、造字臺等建筑。他們紛紛感嘆倉頡陵建筑布局嚴謹、結構適當,贊頌古代建筑者的才能與智慧,在這些宏偉建筑的紅墻上,青禾護鄉的實踐隊員們又進一步了解了倉頡陵文化發展的過程,為進一步提升倉頡文化品位,打造人文精品,開發旅游資源,吳村領導層和南樂縣委、縣政府攜手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于2005年11月10日,在北京大學舉辦了倉頡與漢字文明學術研討會。2007年、2010年,縣委、縣政府先后舉辦了第一、二屆“倉頡文化節”。實踐隊員們認為這些舉措為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為世人更好的了解南樂,了解吳村倉頡陵廟深厚的文化底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為青禾護鄉實踐隊合照 朱葉雯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