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石夢引實踐隊肥城之行——岈山碧血人煙洗,五埠丹青錦繡出
為助力鄉村振興,探索發展之道,厚植愛農情懷,盡展青年擔當,淘石夢引實踐隊于8月7日赴肥城市孫伯鎮岈山、五埠兩村進行走訪調研。
岈山村——狼煙草草殘垣臥,版筑硁硁古寨新
講好紅色故事,開發文化遺產。實踐隊首先對岈山村李書記進行了采訪,初步了解了岈山村的發展現狀以及獨特資源據。據李書記介紹,岈山村建址歷史久遠,古寨保存較為完好,自古以來是軍備屯糧重地。尤其在抗戰時期,依托當地有利的自然地形和獨特建筑,原一一五師在此建立根據地,打擊侵華日寇,所建地道等遺址隨處可見。采訪過后,李書記帶領實踐隊參觀了古村風貌,抗戰遺址以及正在進行的對遺址舊貌的修繕工程。樛木荒草,斷壁殘垣。在一一五師后方醫院遺址,李書記向實踐隊講述了抗戰時期的艱苦條件和英雄事跡。同時,李書記表示要將各抗戰遺址修繕開發,打造鄉村民俗博物館,利用好紅色資源,既要緬懷先烈,教育新時代青年,也要完善當地紅色旅游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讓革命的遺產,助力改革的進步。
實踐隊成員了解到,岈山村充分利用非遺傳承,將岈山豆腐絲,石磨面粉等非遺傳承注冊商標,發展出實體經濟基礎。同時,岈山村堅持綠色發展,盡最大努力減少生產污染,最大程度上地保護綠水青山。以實體產業為基礎,穩步推進紅色資源的挖掘,是岈山村在新時期建設鄉村地偉大探索。這樣的探索,吸引了諸多專業團隊赴當地研學,并給予指導,更加地促進了岈山村的獨特發展,最終結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方案,探索出“鄉村旅游+合作社+支柱產業”的致富道路。最后,李書記指出:“認識到岈山村文化遺產的潛力,就會對岈山村的發展致富生出巨大的信心,但人才的匱乏始終阻擋著鄉村前進的腳步。”
五埠村——荒山舊色民聲仄,古院新村進路平
從三面環山,發展受阻的荒涼村落到人們生活幸福的全國4A景區,知名文旅鄉村,五埠村向實踐隊展示了充分發掘地方特色資源,發展了“黨支部+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展現鄉村振興的齊魯模板。在采訪過程中,五埠村黨支部書記趙同軍向實踐隊講述了創業的艱難歷程以及刻苦奮斗的寶貴經驗。趙書記表示:“再豐厚的文化資源,也要群眾團結一心才能開發利用,這就要靠黨員做好先鋒,樹立榜樣,用實干團結起來群眾。五埠村發揮基層黨組織奮戰一線的優勢,牢牢團結村民,帶領村民走向致富道路。”
五埠村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保護,傳承和發掘其中的寶貴價值。在鄉村文化博物館中,實踐隊感受了一件件古物沉淀的歷史滄桑。在歷史悠久的古建筑群中,五埠村在這里添加了鮮活的現代元素,發動村民,引入非遺傳承人,用觀賞性和實用性兼有的非遺手工,打造出吸引游客的文旅產業。實踐隊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一一參觀了非遺手工作坊,領略了五埠豐厚的文化底蘊,深刻理解了文化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次對兩個村莊的走訪調研,實踐隊認識到要充分發掘當地特色資源,結合地方物質條件,有計劃的穩步發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振興。要推動鄉村發展,還要發揮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落后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團結出更廣大,更凝聚的力量,腳踏實地,敢于拼搏。
作者:侯煥山
時間:2023-08-08 作者:侯煥山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淘石夢引實踐隊 閱讀:
社會實踐經歷推薦
“匠心職創”調研團成員在江蘇省無錫市展開了調研],在公司老員工李女士的帶領下,團隊詳細了解了公司經營狀況以及職校生和實習生在公
為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隊和還鄉筑夢,百鳥歸巢團隊7月14日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隊和還鄉筑夢,百鳥歸巢團隊于2023年7月1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分鄉中心小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隊和還鄉筑夢,百鳥歸巢團隊于2023年7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分鄉中心小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隊和還鄉筑夢,百鳥歸巢團隊于2023年7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分鄉中心小
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蒲公英支教團隊和還鄉筑夢,百鳥歸巢團隊于2023年7月1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分鄉中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