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方璇從大學畢業,看到仍然貧困的鄉親,毅然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偏遠的家鄉桂東縣工作。她說:“家鄉需要我,那我回來!”2017年8月2日,方璇乘車前往扶貧點青山鄉宋家村,突遭不幸,車輛滑落山崖,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停留在26歲。
463天,這是她在副鄉長崗位工作的所有日子。如夜空中劃過的流星,短暫卻光華灼灼。
方璇去世后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桂東縣脫貧摘帽。這一刻,方璇沒能親眼見證。可她的付出,她的青春足跡,已深深印在貧困山鄉的諸多變化里。
方璇:青山里傳唱的奮斗之歌
沿著蜿蜒山道爬進青山鄉,山巒碧峰中,有一座現代化的幼兒園。而這里就是方璇生前跑資金、辦手續,張羅建立起來的。
郴州市桂東縣青山鄉中心小學幼兒園教師劉銀霞:小朋友們在家門口就能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實現了方璇生前最大的心愿。
2016年4月,方璇來到青山鄉擔任副鄉長,分管教育等工作。鄉里沒有幼兒園,很多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較遠的沙田鎮去,方璇提出在鄉里現有的小學內,再增建一所高標準幼兒園。
郴州市桂東縣青山鄉黨委副書記黃冠歐:當時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140萬左右。對我們鄉財政來說,大概占去了我們總財政資金的一半以上,困難相當大。她跟我們講,也是鼓氣,說事情是干出來的。
方璇和鄉里同事們為這個項目跑了將近一年,爭取到縣里的教育專項資金,終于在2017年,不僅讓幼兒園破土動工,隨之一體的鄉中心小學也得到了整修一新。
總臺記者李艷君:這是方璇組織設計的青山鄉中心小學的校徽。下面的藍色意思是知識是基礎;綠色代表青山,紅色是代表攀登的路徑。她希望孩子們像鴻雁一樣,能夠身在山中,志在山外,能夠勇于攀登知識的高峰,展翅飛翔。
青山鄉中心小學原校長方緒鋒:她說,我們把教育辦好,這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要途徑。
方璇定點聯系宋家村,陳佑球是方璇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戶,她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孫女住在山上,下山一趟要兩三個小時。
在方璇牽頭組織下,陳佑球等56戶建檔立卡戶2017年底,如期搬進了山下嶄新的安置點。
郴州市桂東縣青山鄉宋家村村民陳佑球:她要是在的話,看到我們這么幸福,一定很高興。我們很不舍得她,真的是很不舍得。
對接幫扶的1年多時間,方璇和宋家村干部群眾一起,探索出了黃桃、南竹等林下經濟的特色產業路。
2017年8月2日,方璇和同事們前往宋家村開展扶貧產業驗收。山路濕滑,皮卡車墜落山間,方璇被甩出車外。
郴州市桂東縣青山鄉鄉長郭會勇:她去世前的最后一個電話是打給我的,她跟我講,鄉長,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為貧困群眾爭取了35個就業崗位。
方璇去世后1年,經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同意桂東縣脫貧摘帽。目前,方璇生前所在的青山鄉已發展形成了楠竹、鱘魚等五個產業項目,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已達到771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