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遠把吸引大學生“雁歸”回鄉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之一,通過建立系統完善的工作機制,把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化聯系服務、宣傳發動大學生工作落細落實。
一方面,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清遠市委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靠前指揮調度,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鄉村振興人才集聚工程專項小組,積極構建組織部門抓牽頭協調、教育部門建大學生臺賬、人社部門梳理崗位政策、基層黨組織宣傳發動、用人主體接應保障的聯動協作機制,推動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用心用情做好大學生“雁歸”對接服務各項工作,形成有主抓、有分工、有協作的工作格局。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長效落實機制。清遠在省內有關高校建立10個大學生聯絡服務站,在省職教城設立人才服務基地,常態化聯系、宣傳、服務清遠籍在校大學生。同時,各基層黨組織把應屆以及明后年畢業的本地籍學子作為抓“第一資源”的重要對象,結合走村入戶,把宣傳發動工作做在平時、干在日常,在想方設法把大學生引回來、服務好中轉變了工作作風、提升了基層工作能力。
清單化摸準底數,夯實精準吸引大學生返鄉入鄉的工作基礎
清遠通過建立“一名冊一指引一清單”,精準摸清“雁歸計劃”的對象、政策和崗位“三個底數”,做到底數明、思路清、措施準,有效破解鄉村人才供需信息脫節等問題。
分級建立清遠籍大學生名冊。市教育局全面摸排近五年清遠戶籍大專以上及外出就讀就業的大學生10.2萬人、今年應屆畢業生1.8萬人,市委組織部將大學生信息逐級逐人反饋到縣、鎮、村并分級分類建立本地籍大學生名冊,明確了大學生“雁歸計劃”的工作對象,為基層黨組織精準宣傳發動打牢了基礎。
梳理編印返鄉就業創業政策指引。圍繞清遠市培育五大百億級農業產業等人才需求,市委組織部聯合教育、人社、農業農村等部門,用心梳理省、市、縣三級吸引和支持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70余條,由各縣(市、區)編印成冊,為吸引大學生“雁歸”提供了系統權威、清晰明了的政策指引,有效解決了以往大學生對本地返鄉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知曉度不高的問題。
匯總編制基層崗位需求清單;鶎狱h組織經過深入挖掘,梳理出適宜大學生就業的本地基層崗位需求4117個,包括基層治理專職網格員、鄉鎮中小學校教師和基層衛生院醫護人員、縣鎮農業農村部門農技人員、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鄉村產業項目人員等,分門別類編制崗位需求清單。通過實施“雁歸計劃”,基層黨組織發現原來人才、崗位就在身邊,大學生發現鄉村振興、服務基層大有可為。
暖心式宣傳發動,激發大學生返鄉入鄉就業創業的意愿和信心
清遠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離群眾最近的優勢,把宣傳發動的過程切實轉化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過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把宣傳發動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熱心幫助解決廣大家長的心頭大事,得到了廣大家長的一致認可,有效激發了大學生返鄉入鄉就業創業的熱情,讓大學生“雁歸計劃”成為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生動實踐。
一方面,“點對點”敲門發動。電話打十遍,不如見一面。各鎮(街)、村(社區)黨組織利用節假日大學生密集返鄉的契機,抓住鄉親、鄉情、鄉愁“三鄉”紐帶,實施逐戶“敲門”宣傳發動,對1.8萬名清遠籍應屆大學畢業生進行全覆蓋宣傳發動,把黨組織的關心期待、本地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及崗位需求等信息直接“送到”大學生家中,主動拋出“橄欖枝”,發出“招賢帖”。連南縣寨崗鎮萬角村大學生范曉慧通過村黨總支部“敲門”,堅定了返鄉就業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已在村聘干部崗位工作3個多月。清新區石潭鎮南樓村大學生黎明媛家長“點贊”和感謝村黨總支部關注、幫助女兒就業,并動員黎明媛返鄉成為了一名社會工作者。不少在讀大學生同樣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暖心服務和家鄉發展前景,紛紛表示“我們畢業后也要回來參與家鄉建設”。
另一方面,“面對面”宣傳推介。各縣(市、區)結合實際,組織大學生廣泛開展政策答疑和崗位推介座談交流、實地觀摩、見習實習、直播報告會等別開生面、豐富多彩的活動279場次,覆蓋近10萬人次,組織返鄉大學生參與防疫反詐、抗洪救災、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務,度過了一個有意義、有收獲的暑假,也在服務家鄉中更加了解家鄉。
今年,清遠市1.8萬名本地籍應屆大學畢業生中,有意愿回清就業創業的4829人,其中2506人已回到家鄉落實了就業創業,超70%屬農業、水利、畜牧等涉農專業的急需緊缺人才,228人加入到村(社區)“兩委”后備干部、網格員、信息員等基層治理隊伍,成為了充實基層力量的“燎原星火”。
貼心式服務保障,讓大學生在基層一線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清遠通過整合各類平臺和資源,強化對返鄉入鄉就業創業大學生的服務、幫助和激勵,設身處地解決大學生初入社會、返鄉入鄉可能遇到思想、能力、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營造扶持有力度、關心有溫度的基層就業創業環境,讓大學生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
全方位優化對接服務。推動全市72個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1228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開門服務”,為返鄉入鄉大學生干事創業提供政務服務、就業咨詢、創業激勵、政策宣講等20多項“一站式”服務,統籌發布基層崗位招聘信息,同步做好大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對接服務工作,推動“人崗”精準對接。
針對性提升干事創業能力。創新組建了由160名各類專家組成的鄉村振興專家服務隊,利用省職教城坐落清遠的優勢,根據返鄉入鄉就業創業大學生的年齡、學歷、特長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幫助提升就業創業本領。
多渠道強化政策支持。設立大學生人才創業支持專項政策,為大學生返鄉創業項目提供貸款貼息支持,2年內將投入貼息資金400萬元,撬動項目貸款金額超過6000萬元,為300多個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有力幫助。啟動了人才驛站支持扶持計劃,每年選定1000名優秀鄉村人才予以各方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