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紅十字會為筑牢農村地區反詐防線,提高居民急救知識水平,有序開展急救技能實操培訓和反詐知識專題教育,組織“愛心融鄉韻,急救護民安”專項志愿服務隊,于2025年8月分別前往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山東德州新河地區、河北省滄州市四合街道社區、山西東趙村、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五地開展基層服務。,用實際行動傳承紅十字精神,主動服務健康鄉村建設,有效推動健康社區發展,為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奉獻青年智慧與力量。
天津市津南區小站鎮作為此次志愿服務的重要一站,特別聚焦青少年與中老年人兩大群體,對九個社區開展了反詐知識與應急救護技能主題宣講,切實提升社區居民防騙識騙能力與自救互救水平。在面向中老年人的活動中,志愿者結合高頻詐騙類型,通過多種形式,深入解析詐騙手法和防范步驟。現場許多老人邊聽邊記,積極提問;針對青少年群體,團隊則注重體驗性與趣味性,設計了場景模擬、動畫解讀和實操比拼等環節。許多小學生表示,這些知識不僅有用,還“好玩、好學、好記”。
活動不僅有效增強了兩大群體應對詐騙和突發情況的信心與能力,也進一步營造了“人人懂防范、個個會急救”的社區安全氛圍,為構建韌性社區貢獻了切實可行的青春力量。

圖為志愿者教小學生進行急救技能操作
山東德州新河地區以反詐宣傳為重點,同步普及急救知識。活動后訪談居民王桂霞,她表示通過這次講座,了解到詐騙的常見手段及防范要點,詐騙能夠有效應對。

圖為志愿者進行反詐知識的宣講
河北省滄州市四合街道社區面向老年群體、青少年群體及社區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深入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重點剖析AI換臉詐騙、保健品騙局及“小利誘惑”等新型詐騙手段;同時普及心肺復蘇、防燙傷五步法及溺水急救等科普技能。

圖為志愿者為居民解答問題
山西東趙村面向村民及網格員宣講反詐順口溜,以繃帶、三角巾開展急救教學。村民拍照記錄要點,網格員將急救知識融入日常巡查,推動急救知識進村入戶,扎根鄉村。

圖為志愿者向居民演示急救技能的實操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明秀青空間,面向30名7-12歲青少年,采用“理論傳授+實踐強化”模式教授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意外災害應對方法。孩子們互動積極,反響熱烈,為進一步優化青少年安全與生命教育提供了方向。

圖為學生獨立完成心肺復蘇操作
本次三下鄉實踐,把反詐宣傳帶進社區鄉村,讓急救科普在基層發揮作用,提升公眾的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使居民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來自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24級的李文碩說:“作為本次德州三下鄉活動的負責人,我感觸頗深。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讓社區居民了解詐騙的類型,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識,保障社區安全,這份價值讓所有付出都格外有意義。”
來自教育學部小教語文(師范)專業的志愿者趙丹藝說她在面對老人時,深刻體會到知識傳遞的溫度,真正的教育是讓知識在鄉土里生根發芽。當道具在老人手中,教室里的銀發學員們目光始終追隨著每個動作時,當老人們認真記憶急救步驟時,當奶奶們主動要求當“助教”示范時,她忽然明白:急救培訓不是單向灌輸,而是用生命溫度喚醒生命意識,讓守護的力量在鄉間代代傳遞。
此次活動弘揚紅十字精神,加深了基層群眾對于反詐知識和急救技能理解與掌握,提升了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擴大了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調研和實踐引導讓知識更實用,全方面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團隊始終牢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使命擔當,為民生實事全力以赴,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全,在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何婧 高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