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勤廉意識。按照分級負責、分層施教的原則,各鄉鎮在加強村級黨風廉政宣傳教育上狠下功夫,緊緊圍繞執行《廉政準則》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從農村基層的實際出發,集中時間、集中地點,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觀念教育、黨紀政紀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教育內容上,突出常學條規,常樹榜樣,常敲警鐘,適時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重點突出依法從政教育、作風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和財經紀律教育,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在教育形式上,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積極探索和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和傳媒方式,采取召開民主生活會、上黨課、圖片展、制作廉政文化墻,播警示教育片、組織文藝演出、發廉政書信、掛廉政掛歷、建廉政書柜、看廉政書報、發放廉政倡議書和廉政系列讀物等黨員干部易于接受、樂于參加、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在教育對象上,強化對基層單位主要負責人教育,并不斷向村兩委班子成員、政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村民理財小組成員延伸,不斷提高基層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
三、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一是普遍建立健全了參與重要村務決策制度、村務公開及公開審查制度、村級財務支出聯簽等項制度,建立了村帳鄉管代理服務中心,實行了村帳鄉管代理業務,由各鄉鎮對所轄村的賬目和資金實行統一管理,確保村級“兩個議事會”的監督到位,規范村級財務收支,使其“權有所限,錢有人管,事有人監,人有人管。”二是不斷規范政務、村務、黨務公開制度,強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長效機制。緊緊抓住農民群眾普遍關心、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如實進行公開,確保公開的真實性、全面性、及時性,堅持做到敢公開、真公開、常公開,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三是把健全制度與落實制度結合起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和糾正違反制度的行為,做到令行禁止、違者必究,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