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的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藥房作為服務窗口,應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醫院的綜合競爭力。
(1)完善規章制度
我們制定了規范可行的規章制度,如藥學工作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職責、藥品流通工作制度、藥品報廢制度、藥品管理制度、檢查制度、處方制度、差錯和事故登記報告制度、藥品儲存管理制度等。同時,我們可以實現層層管理和全面監督。為了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使各種工作都有規律可循,保證病人用藥的安全。
(2)提高服務質量
為了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實際工作應從一點一點做起,努力使每一個病人都滿意。為了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藥劑師一切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病人的利益。藥劑師在藥物治療中的態度、行為、承諾、關懷、倫理、責任、知識和技能都是為了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1]。藥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熱情接待病人,做好藥品咨詢工作。(2)對藥房暫時缺藥的藥品進行登記,但病人必須使用,主動留出病人的聯系電話,并通知病人在藥品到達后立即取藥。3堅持制度,認真審查每一處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與醫生聯系,確保藥品調配的正確率,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使藥房的工作能使每一位前來取藥的病人滿意。"(4)盡可能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妥善解決因停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和戒斷。(5)規范服務語言和服務行為,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注重外觀,樹立良好的藥房窗口形象。
(3)加強專業培訓,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醫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藥學知識不斷更新,制藥人才的專業水平也應不斷提高,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藥劑師的職責不僅是按照處方服藥,而且要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藥物護理。藥劑師可以通過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培訓、自學等方式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醫院要定期組織專項業務培訓,各部門還要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和考核方案,保證學習質量。
(四)規范藥品管理,確保病人用藥安全。
4.1嚴格的藥品質量控制藥房,在要求藥品從藥房接收和轉讓時,應逐個檢查藥品的規格、劑量、生產廠家、批號、有效期和外觀,不合格、可疑的品種不得進入藥店。進入藥店的藥品應當進行分類、儲存,以便先進先出。
4。2藥品有效期的管理:藥品的有效期已有規定,藥品的妥善保管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重要前提[2]。各藥柜、各類藥品的負責人每三個月對其管轄的藥品進行一次檢查,防止藥品發生霉變、變色、過期。有效期在六個月內的藥品應當登記,有效期在三個月內的藥品應當標明醒目的標志,同時及時拆掉櫥柜,報告損壞情況。
4.3報告損壞藥物的管理
各部門主管人員報告的藥品,由主管部門負責人每月確認并登記后,報失藥品申請表和藥品目錄應與申報藥品目錄一并提交藥房主任。經藥房主任、主管批準后,報失的藥品應當按照規定類別送往指定銷毀地點銷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