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瘧疾發病情況:
根據各鄉鎮場疫情報告的情況統計,瘧疾發病人數明顯下降,已提前達到國家、省規定2013年發病例降至萬分之一的標準,并實現連續兩年沒有出現新病例,病例分布年份,2010年7例,其中間日瘧1例、惡性瘧0例、臨床6例),減少48例,比2009年下降87.27%,2011年和012年連續兩年沒有出現新病例。
二、機構建設和組織管理
9月5日在疾控中心召開消除瘧疾工作會議,接著成立由政府牽頭及9部門領導參加的消除瘧疾工作領導小組和由專家組成的技術小組,各鄉鎮衛生院、農場醫院都組成機構,保證項目開展和實施的領導和技術保障,建立協調制度和相互通報制度,定舉辦座談會糾正項目執行中存在問題。了解基層項目各單位項目運轉情況和進度。每年年初都召開消除瘧疾工作會議,總結去年瘧疾防治工作,布置當年的工作,在季節性抗瘧期間縣局、站領導及寄防科專業人員要深入到各鄉鎮、農場檢查督導工作,直接參與現場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把全球基金瘧疾和補助地方瘧疾防治項目整合到消除瘧疾工作,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做好瘧區劃分,并按不同瘧區,實行分類指導的原則,抓好四熱病人血檢,瘧疾病人治療和報。疫點處理,流動人口監測和健康教育,廣泛動員社區參與。
三、主要工作成績
1、人員培訓:中心十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3年來派出50人次參加省舉辦的培訓班,有19個單位的鏡檢員獲得省頒發的鏡檢合證,縣中心充分利全球基金瘧疾項目資源,舉辦了7個培訓,受培人員534人次,占應受訓人95%,其中鄉鎮臨床醫務人員125人,村醫和個醫319人,鏡檢員42人。
2、三熱病人血檢:3年來共血檢42475人次,平均年血檢率10%,超出額省規定的2%的5倍,2010年發現1例陽性病例,后兩年沒有出現新病例。其中本地流動人口血檢33700人次,流動人口血檢8775人次。鄉級醫務人員制作占血片總數的90%。
3、浸泡(噴)蚊帳和室內滯留噴:在春秋兩季采用衛豹浸(噴)蚊帳帳411個村隊,浸(噴)蚊帳30256頂,保護43280人。室內滯留噴灑161個村隊,戶數4702戶,人口數19736人,室內滯留噴灑面積452100平方米,共耗藥886kg。
4、休止期根治和全民服藥:991個次村隊開展休止期根治,應服藥3769人,已服藥3732人;服足量人數3295人,服足率為88.29%。全民服藥,應服藥2020人,已服藥1729人,服足率為85.59%,達省下達的指標。
5、瘧疾病人管理和疫點處理:3年來共報告7例瘧疾病,縣中心接到疫情報當天進行病例復核。要求其在24小時內報告省,3天內進行病個案調查,確定感染來源,全部病例給予全程規范治療,規范治療率100%。并健立病例檔案,定期追蹤。同時在7天對疫點村隊采取入戶瘧史調查,媒介調查,病家周圍人群篩查,媒介控制和人群健教等綜合處理措施。
6媒介按蚊監測:為了解傳瘧媒介種類、密度、季節變化,在什運、和平、嶺頭等鄉鎮場設點,每月定時、定人、定點進監測。
7、瘧疾健康教育
幾年來在全國瘧疾日縣衛生局、縣疾控中心和紅十字會等部門共派出人員78人次,發放瘧疾宣傳單6900人份,宣傳冊2000本,練習本500本,購物袋250個,宣傳車一輛,掛橫額13條。,張貼發放宣傳畫3960張,張貼標語270條。全縣25個鄉鎮場實施單位派出人員764人,掛橫額82條,設25個咨詢點,張貼和發放宣傳畫7510張,發放宣傳單20010張,貼標語1020條,海報1500張,練習本3750本,購物袋6000個,向廣大群眾了解瘧疾防治知識,知道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可愈的疾病。
8、消除瘧疾項目工作經費,全球球基金瘧疾項目,省瘧疾防治管理經費和中央轉移支付經費和縣衛局下的專項經費3萬元。
四、存在問題
1瘧防專業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缺乏培訓經費,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大部分兼職過多,不能很好的開展工作。部分單位院長截留經費,參與人員工作積性較差。
2、涉及部門多,難于協調,加之人員未明確,難溝通,又沒有進專項培訓。
五、今后意見
加強領導,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通報制度,定期召開項目例會,加強督導檢查,要穩定消除隊伍。專列消除瘧疾工作經費,明確合理、符合法規的經費使用標準,使項目管理和運轉上升到制化,標準的層面。
xx黎族苗族自治縣瘧疾聯防寄防科
20xx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