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社會實踐,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對于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習近平主席曾說過:“趁著年輕多到基層崗位去鍛煉、去奮斗。”為深入貫徹學習“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青春助力 基層有我”我為家鄉做件事實踐團隊共分成三組前往洛陽、南陽、鄭州等地,進入校園以及社區街道開展一系列志愿活動。
未雨綢繆,四防普及
為普及四防教育,即“防溺亡、防性侵、防邪教及電信詐騙、防沉迷”,構建保護孩子們的“四防墻”。2022年7月1日河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青春助力 基層有我”我為家鄉做件事實踐團第一組隊員在家鄉各地中小學、社區街道開展“四防”普及教育活動。
隊員們寓教于樂,通過發放宣傳單、搶答、自我發言、手工等方式向學生們宣傳“四防”知識。隊員們還帶領同學們一起繪制黑板報、小卡片,同時實踐團隊與校方溝通,加強管理教育,使充分認識到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
在宣傳過程中發現居民對“邪教”這一組織的了解和認識比較薄弱,對于如何預防邪教一知半解。于是實踐團成員向居民講解了“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種類、怎樣識別邪教以及怎樣防范與抵制邪教”等內容,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認清邪教的本質。
防范邪教的“培訓”引誘,關鍵在于選擇正確的就業觀、到專門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參加培訓前,需要詳細查證培訓機構的資質,千萬不要相信“廣告”、“熟人”的介紹,避免上當受騙。即使陷入了邪教“培訓”引誘,在果斷退出的基礎上,及時選擇報警,避免邪教“培訓”欺騙更多的人。
呵護未來,關愛留守
第二組實踐隊員則來到兒童之家關愛進行為期三天的留守兒童活動,通過帶領孩子們做折紙手工,教他們畫畫,做趣味科學小知識等方式來了解孩子們的性格,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寓教于樂,鼓勵他們在學習生活中自立、自強。同時,也建議班主任定期與其臨時監護人進行電話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性格特征,這樣方能對學生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使學生感受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心他、關注他,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隨后隊員們前往街道社區協助村鎮兩委以及附近水域張貼標語,分發宣傳單,讓群眾們更加自主的遵守文明禮儀以及禁止下水,保證自身安全。
守護家鄉,防洪抗疫
近日,河南多地出現新冠疫情,各地陸續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同時河南迎來汛期,多地氣象局發布暴雨預警,提高抗洪響應等級。材料學院“青春助力 基層有我”我為家鄉做件事實踐團第三組志愿隊員響應號召,披甲上陣,為群眾構筑“安全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自響應號召以來,志愿隊員們積極向向當地團組織報道,申請加入抗擊疫情和汛情的隊伍,堅守在信息登記,秩序維護,引導咨詢等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防控工作的重要部門就是上門排查,安排相關的工作人員到每個小區居民樓中,一家一戶敲門進行詢問,排查從疫情重點地區或從外市返回家中的人員,要求滿足條件的人員主動居家隔離14天,并及時向上級政府匯報。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只有愿意去嘗試和經歷,并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隊員們同諸多群眾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街道社區的各項志愿活動也得到了居民們的高度贊揚,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