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賽數據分析與創業項目采訪
1.創賽數據分析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定,調研團以近兩年三創賽、“互聯網+”的比賽獲獎名單為主要研究對象,將獲獎項目所屬于的行業領域做了大致的分類和歸納。調研團首先著手于第八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名單,用數據統計來分析近年來創賽的方向和內容。第八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有4個賽道,其獲獎項目涉及新農業、制造業、信息技術服務、社會服務以及文創服務等12個類別,與農林牧漁、工業自動化、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教育培訓、人工智能等行業都有密切關聯。下表為第八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名單區域傾向的統計。
| 賽道名稱 | 紅旅賽道 | 職教賽道 | 產業命題賽道 | 萌芽賽道 |
| 獲獎數(個) | 550 | 545 | 300 | 218 |
| 獲獎率(%) | 31.00% | 33.79% | 18.60% | 13.51% |
根據上表可得知,大學生創賽中紅色文旅方向與教職方向占較大比例,這一傾向與新文科有緊密聯系。作為一所語言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可以緊密結合文旅教育與科技創新,以科技助力語言文化,搭建一條通往新文科的大橋,用科技教育推動文化發展,為語言發展注入新活力。
下表是十三屆創賽重慶賽區四川外國語大學的獲獎名單從表中可以得出,四川外國語大學獲獎區域大多集中在教育、電商、文旅及服務類,說明四川外國語在語言文化方面占較大優勢,也由此可證,四川外國語大學可以憑借本身的優勢,再借助科技產業的方面的外力,打造文化與科技雙贏的局面,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
| 團隊名稱 | 項目名稱 | 備注 |
| 稚慧E家 | 3-12歲兒童傳統文化VR繪本伴讀服務平臺 | 教育類 |
| 峰林課堂 | 黔西南峰林學堂鄉土教育創新工作室 | 教育類 |
| 湯谷工作室 | 園丁匯--國際中文教育(海外漢語教師)創新性就業信息服務平臺 | 教育類 |
| 鏗鏘百合 | 迷森——新零售模式下化妝小樣線上整合平臺 | 電商類 |
| 遙農科技 | 遙農科技--基于合成孔徑雷達遙感影像測量技術的農業監測共享平臺 | 農業科技類 |
| 電子泡泡隊 | 紅色文旅創新開發項目——烈士墓劇本殺文創電子產品《紅巖往事》 | 文旅類 |
| 覓u | 高校系列拼裝模型Mini World | 教育類 |
| 中華田園貓隊 | 法砥——鄉村法律服務平臺 | 服務類 |
| 星漢燦爛工作室 | 海納漢語——HSK一站式漢學平臺 | 教育類 |
| 漢語驛差工坊 | 漢閱府 | 教育類 |
| 后撤步 | 青年引航者——新媒體技術與思政教育聯動發展引領者 | 科技教育類 |
| 家和萬事“行” | 渝你“童”行——親子共有服務項目 | 教育類 |
| 聚幀匯影 | 幀心實譯,影像中國——聚焦中拉國際文化傳播的開拓者 | 文旅類 |
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獲獎名單以及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全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重慶賽區獲獎名單中獲獎項目主要特點為充分利用電商平臺來開辟商品銷售新途徑或者助力鄉村振興。

圖表 11四川外國語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四川外國語大學作為一所文科學校,在高科技領域不具備明顯的優勢,大學生另辟蹊徑,結合自己語言類的專業,多方面綜合發展,主要選擇從事外貿及人力資源行業。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的興起,又伴隨著物聯網的運用以及信息化生產和AI技術優化,貿易成本降低而貿易效率不斷提高。大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意識,懷抱創業夢想,運用科技促進人力資源行業組織關系更加靈活,雇傭關系變得更加的靈活和多樣化,對員工的招聘面試和管理也逐漸走向人性化和智能化。綜上,調研團得出結論,科技可以為外貿和人力資源注入新的活力,科技與外貿及人力資源的結合可以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行業的成長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持。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這充分體現了我黨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的堅定決心,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為鼓勵群眾積極創業,我們的政府還出臺了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享受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創業難、融資難等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關于大學生創業扶持的政策,國家減免了稅費,還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以及小額的貸款貼息。
為深入了解各地區創新創業發展進度,尋找創新創業的靈感與機會,借各地之長結合自身優勢助力本地經濟更好發展,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新筑夢,科創未來”創業調研團對近兩年來創業大賽的獲獎名單進行分析。
通過分析全國第八屆互聯網+大賽獲獎名單調研小組人員發現:大學生聚焦現實問題、緊跟發展熱點,注重運用高興技術,其中調研人員重點注意到不少文科類院校巧妙運用AI賦能于商業,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或者結合自身學習語言的優勢開發特殊程序進行手語翻譯。
通過分析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獎獲獎名單調研小組發現:大學生主要聚焦于助農、產業鏈、產品發展、拾遺、青少年教育、鄉村振興、戲曲文化在線傳播等方面,同時也靈敏的感知到年輕人的喜好并以此為契機開發了如約拍、高校青年交互平臺(情感交互和生活記錄)、鄉村旅游、美妝電商、素人探店等項目。大學生充分運用新媒體運營等方式來促進創新創業,如線上教學外語,建立跨境電商,促進中外貿易,推動中國的文化和產品走出去。
通過對比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業園區第九期入園項目和同類型高校創業項目,調研小組發現: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業園區第九期入園項目共為5個,分別涉及到文化(夔繡拾遺、西學東健見)、生活(QB悅己美甲)、教育(黔西南峰林學堂田野教育創新工作室)、創意(覓U拼裝)等方面。據了解北京外國語大學就業創業中心重點扶持的項目為友愛校園文化創意項目,并且該項目憑借出色的設計、高效的管理與文創品牌的強大影響力成為首都高校學生文創聯盟核心成員;局上海外國語大學公示的2021年校級第一期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顯示項目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學術論文98項、發明創造8項、資政報告9項、社會調查164項、創立企業13項、社會公益52項、校園服務48項與其他72項。除此以外其他幾大外語高校的創業項目也均是類型多樣,覆蓋的領域以及受益的人群都很廣泛,由此可見,諸如外語一類的新文科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方向并不單一,學生們可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發展從文化交流與傳承等方面入手來進行創業同時也為文化的發展貢獻了力量,或者也可以從校園生活入手,觀察身邊同學的需要,讓校園生活充滿樂趣也更加便利。
綜上,調研小組認為:大學生并不應該局限于本專業領域的發展,新文科背景下的創業面也很廣泛,但創業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商業計劃;創業也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決心,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要輕易放棄;創新意識也是創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2.創業項目采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要激發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對于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共同富裕,釋放全社會創新潛能、推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7月20日至7月25日,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新筑夢、科創未來”創業專項調研團隊對四川外國語大學學生創業項目進行調研活動,旨在了解文科類院校的大學生創業趨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道路和方向。活動前期,調研團隊整理收集了歷年來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優秀創業榜樣們的創業經驗以及創業就業感悟。同時我們選擇了兩位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創業者進行調研和采訪。采訪對象為重慶三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品牌聯合創始人姚盛權,重慶時間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漢中。采訪內容主要圍繞大學生創業動機,創業方向和創業建議這三個方面進行。
乘勢而上,筑夢電商
姚盛權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了自己從嘗試創業到實習找工作,后來又選擇重新創業的職業經歷,并在采訪中向我們分享到創業成功的三個要點:當管理者需要經驗;明晰未來要做的方向;保持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姚盛權正是在一次次嘗試之后,結合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和自身興趣特長明確了“電子商務”的創業方向。他提到在創新創業道路以及就業道路上“經驗和目標缺一不可;保持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多反思,汲取經驗教訓”。縱觀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創業經歷,熟練掌握英語這門重要工具,對于未來市場前景的預見和把控,結合對自身興趣特長的明確和自身積極樂觀的態度,是他成功創立重慶三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倚仗。
另辟蹊徑,走一條少人行的道路
在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時候,李漢中便開始思考工程機械+互聯網的可能性。于是,他決定走出學校,在社會上通過實踐尋找答案,堅信“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的他,在社會中廣泛吸取經驗。從騎著摩托送貨,持著榔頭修配件,在區縣去跑客戶,在挖機底盤下被柴油、泥水、汗水打濕的經歷中他明白了如何將工程機械與互聯網這兩樣看似毫不相干的兩樣事物聯系起來。同時把握機遇,跳躍思維,成功憑借自己的知識才干和社會經驗創立了重慶時間引擎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維思遷躍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重慶超機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實現了知識的超百萬變現。把握時代潮流,創新時代未來
根據度小滿攜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自媒體、網絡寫手、畫手等新興自媒體行業最受創業者的青睞。新冠疫情以來,失業率的不斷攀升使人們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正在悄然來臨,互聯網、電子商務以及新媒體將成為新青年一代創業的主舞臺。創業新時代,實現新價值
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就發展電子商務作出重要指示,對發展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絲路電商等提出要求,明確指出電子商務是大有可為的。調研團隊在與創業項目負責人的深入交流中,了解到大學生創業的動機主要來源于創新創業大賽,在比賽中跳躍思維,了解市場需求和社會痛點。對于文科類院校而言,學生創業方向主要聚焦于電子商務和新媒體方向,這也正是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的重要發展方向。電子商務作為數字經濟中規模最大、表現最活躍、發展勢頭最好的新業態新動能,是新發展格局藍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必將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此次調研,四川外國語大學“創新未來,科創未來”創業專項調研團隊進一步了解到了新時代新文科類院校的創新創業以及就業方向以及落腳點,與此同時,此次調研活動也為我校創新創業方向提供助力,通過明晰創業方向推動我校大學生創業,提高我校的創業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