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曉時分,實踐隊抵達老營革命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紀念碑上196位鐵道兵、6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如同一盞盞永不熄滅的燈。陵園講解員陳老師,以飽含深情的語調,講述三線建設者“把青春獻給山河,把終身許給使命,讓子孫承接希望”的奉獻,以及紅軍戰(zhàn)士“為理想甘灑熱血”的赤誠。醫(yī)學生們整齊列隊、垂首默哀,淚水悄然潤濕眼眶。隊員楊光輕聲感慨:“這些為家國舍生忘死的英雄,讓我真正讀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量,烈士精神就像路標,指引我們在‘除病痛、護安康’的醫(yī)路上堅定前行。”

午后,實踐隊踏入問道武當影院與武當山博物館,開啟文化解碼之旅。沉浸式影片里,武當武術“以柔馭剛”的哲學緩緩鋪陳;博物館展柜中,道教文物訴說著“濟世救人”的千年智慧。楊光在實踐筆記中寫道:“武當‘武以載道’,和紅色和平愿景同頻共振;道教‘利物濟人’,與醫(yī)者仁心深度契合。兩種文化在‘守護’處交匯,讓我們明白‘大醫(yī)精誠’,是要把文化里的溫度,融進治病救人的每一步。”

暮色四合,實踐隊圍坐交流。隊長楊光復盤當日:“‘武韻丹心’不只是過去的故事,更是我們醫(yī)學生的精神坐標。要把紅色信仰里的熱血、武當文化中的堅韌與仁愛,都放進醫(yī)學實踐里,在守護百姓健康的路上,做追光者,也成為光。”隊員們紛紛響應,誓言“以烈士精神為火種,以文化傳承為風,讓青春在擔當里,燒出最亮的光”。
(湖北醫(yī)藥學院供稿)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