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周農業研學調查之旅中,青穗筑夢團走進晨光生物科技公司,近距離探尋科技賦能農業的創新實踐,為理解當地農業研學產業的“科技內核”打開了一扇窗口。企業講解員詳細介紹了“農作物種植—精深加工—市場應用”的全產業鏈模式,特別是依托當地農業資源優勢,通過技術創新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做法,讓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一粒種子到一種產業”的蛻變力量以及現代農業“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深度融合。
團隊參觀晨光生物科技公司展覽館,董亞楠 攝
隨后,我們走進了素有“田間實驗室”之稱的白寨科技小院。這里沒有高樓大廈,卻藏著農業科技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之道,成為團隊探尋當地農業研學模式的重要一站。在與科研人員的講解互動中建立對“三農”的認知。這種“科研場景即研學課堂”的模式,讓青穗筑夢團成員們對曲周農業研學“接地氣、重實效”的特點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里,研學不是走過場,而是讓知識在泥土里生根發芽的過程。也讓我們明白農業研學的核心在于“連接”:連接課本與大地,連接理論與實踐,更連接青年一代與鄉村的未來。
團隊聽取白寨科技小院講解,董亞楠 攝
在曲周多肉種植園的探訪中,青穗筑夢團成員們走進一片生機盎然的“小世界”,目光被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所吸引。種植園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多肉植物的培育技術、市場銷售模式以及與當地農業研學的結合路徑。這些看似小巧的多肉植物背后,藏著現代農業“小作物、大市場”的發展密碼,為曲周農業研學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案例,也讓大家對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團隊在多肉種植基地合影留念,董亞楠 攝
此次曲周之行,青穗筑夢團不僅實地觸摸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脈搏,更在理論與實踐的碰撞中深化了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未來,團隊將持續整理調研成果,把在曲周的所見所感、所學所思轉化為助力農業研學發展的具體思路,以青年視角為鄉村產業升級注入新思考,用實際行動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青春誓言,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智慧與力量。
(青穗筑夢團 關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