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同指導老師來到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理中心垃圾中轉站,來了解垃圾清運車的日常工作情況以及日常垃圾分類的程序。在現場,團隊成員們觀察到垃圾清運車在不斷地進出垃圾中轉站,整個中轉站在某一時間段是出于比較繁忙的,而垃圾清運車去各社區垃圾集中定點投放處回收垃圾,將垃圾運輸到中轉站后,進行下一步的垃圾處理。張店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置中心位于山泉路中段,于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3280萬元,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配備轉運車18部、轉運容器20個、卸料泊位7個、壓實器1個。設計日處理能力650噸,現實際日處理500余噸,是目前國內最高水平的垃圾轉運站。
7月12日下午,實踐團成員同指導老師來到智慧環衛數據中心進行調研,與垃圾分類科普館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后,團隊成兩排進入學習垃圾分類回收知識,由一名工作人員為我們進行講解:工作人員通過以口頭介紹講解、DVD宣傳片播放等形式,分別從什么是垃圾分類、怎樣做到垃圾分類以及垃圾分類的意義等來向團隊成員們和指導老師閆洪月進行講解通過向團隊成員傳輸垃圾分類的各種知識,從垃圾的產生、垃圾的危害、垃圾分類的必須性、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的清運處理流程等知識切入,從而推進垃圾分類更好的進行,團隊成員不僅學習了垃圾減量分類的知識,還認識到了垃圾回收的妙用,以及回收垃圾帶給我們的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