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齊落地,時代學子話教育
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雙減”政策落地已近一年,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實踐隊員征求幾位大學生的同意,進行了面對面訪談。
實踐隊員所訪談到的學生大多表示對“雙減”政策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如有效減輕中小學生作業負擔,完善課后服務制度,規范校外培訓行為等。實踐隊員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通過關注微博、抖音等互聯網互動平臺上官媒發布的消息了解“雙減”政策。部分受訪者表示對“雙減”政策的了解程度不深,且很少主動了解該政策;也有部分受訪者因為身邊有中小學生正受到“雙減”政策影響而對我國教育政策十分關注。
打造教育新生態,久久為功不放松
“雙減”政策的初衷主要是想通過加強學校教育,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優化作業布置,提升課后活動的質量,減輕學生的課余負擔,達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目的。實踐隊員在詢問“對‘雙減’政策有何看法和建議”這一問題時,受訪學生表示十分贊成和支持“雙減”政策,認為“雙減”政策確實為中小學生減輕了作業負擔,感覺身邊的弟弟妹妹的作業少了很多,課余時間的增多使學生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時間也增多了;也有受訪者提到,“雙減”政策出臺后,教育部門大力審查校外輔導機構,學科類輔導機構大大減少,有效解決了校外培訓機構收費過高、超前超標培訓問題。此外,通過詢問受訪者,實踐隊員了解到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課后服務質量不高,教師工作時間延長、工作壓力增大,“雙減”政策的實施為學生帶來豐富課余時間的同時,也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減”政策在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雙減”政策落地后,課后服務的普遍開展延長了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時間,增加了教師工作量,擠占了教師備課、教研、學習的時間,為此實踐隊員詢問受訪者未來畢業后從事教師行業的想法是否會因此改變。受訪者大多表示暫時不會有變化,對于教師行業仍充滿憧憬和期待,希望畢業后能從事與教師相關的行業,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面對當下“雙減”政策給教師帶來的新困難和新挑戰,受訪學生表示將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素養,相信隨著“雙減”政策不斷發展深化,教師課后服務補貼機制和減輕教師非教學負擔長效機制將會不斷建立健全,教師負擔可以得到有效減輕,高質量教育體系將被建立。
通過本次訪談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大學生群體對于“雙減”政策大多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十分贊成和支持“雙減”政策的落實,認為其有效減輕了學生和家庭的壓力負擔,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雙減”政策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落地實施方面仍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協同參與,助推“雙減”提質增效。受到疫情影響,本次訪談范圍有限,無法對各大學校園的學生進行大范圍調查,因此實踐隊員在接下來將會針對更多主體和地區展開調研以進一步了解“雙減”政策成效以及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