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天的調整休息后,今天喬曉涵同學與小朋友繼續之前的學習內容。語文方面,喬曉涵同學帶領小朋友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為了讓小朋友更好的了解到這篇課文的背景,喬曉涵同學提前播放了央視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視頻,然后便進行到課文的學習。喬曉涵同學先讓小朋友通讀了一篇課文,但在后來提問思考的環節發現小朋友對這篇課文的內容和思路并沒有做到十分理解,喬曉涵同學便引導著她樹立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在本堂語文課的最后,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喬曉涵同學給她播放了一個抗日英雄先輩混剪的視頻。看完視頻,喬曉涵同學和小朋友都熱淚盈眶。喬曉涵同學表示,可能暑假過去小朋友會遺忘掉部分她所教授的知識,但她希望小朋友永遠記住英雄先烈的事跡,記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輩的奉獻所換來的。學語文學的不僅是課本上的內容,不僅是那一張試卷的考點,更希望孩子有一顆愛國、報國之心,這便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陳慧怡同學今天和小朋友一起進行了紅色尋訪專項活動。課程伊始,陳慧怡同學先給小朋友互相介紹,驚喜地發現與小朋友有著相同的熱愛偵探懸疑小說的偏好,因這共同語言而很快熟悉起來。因為昨天有布置作業,所以先對作業進行了檢查,完成度和質量都特別高。接著,陳慧怡同學與正式進入到今天的紅色尋訪專題活動中。第一部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了前后銜接和過度,重點為小朋友講述了抗日戰爭部分的歷史,感受那個苦難漂泊的歲月中黨帶領人民保家衛國的誓死決心和英勇壯舉。借此,陳慧怡同學引入到第二部分,“談談我們眼中的家鄉”。陳慧怡同學從青島的歷史變遷、家鄉特色、建筑風格、名人文化、民俗節日、美食特產等全方面進行了介紹。隨后,陳慧怡同學與小朋友進行互動,共同交流濟南的風土人情。最后,陳慧怡同學與小朋友一起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剪輯短片,還為小朋友用尤克里里笨拙地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國》,共同在心潮澎湃之際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小朋友在結尾也和陳慧怡同學分享了很多觸動和她的經歷,是很有收獲的紅色之旅。
至此,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南丁格爾社會實踐隊“希望小屋”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第十四日的課業輔導和傾情陪伴活動便圓滿完成了。恰如拜倫曾言,“不愛祖國的人,什么也不會愛。”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已是可見一斑。在小朋友尚且處于對世界不斷以旺盛好奇心探索認知的年歲中,南丁格爾社會實踐隊的成員們與小朋友共同折返在曾經風雨飄搖、民族危難的時刻,重新真切的感受先烈們不屈的意志與對祖國深沉的愛。愿以此激勵小朋友永懷愛國之心,篤行報國之志,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