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媧鄉,貢獻助推鄉村振興的青春力量
這一年暑期,我很榮幸地加入到北京科技大學鹿貝柯鄉村振興實踐團,并且帶領踏鹿蕁媧鄉村調研實踐團,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秦洼村開展鄉村振興青年賦能行動。作為一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鄉村的發展時刻牽系著我的心情,我渴望看到中國大地上的所有村莊變得富裕秀美,也時刻準備著為其奉獻我的一份力量。
作為隊長,我需要把握整個團隊的工作方向與進度,做好統籌規劃。在既定的工作安排中,我主要負責問卷調查和展開訪談,從中深刻體會到了做實踐必須保持的三個原則:細心、耐心、用心。
用問題探究大眾心理,提供調查依據。我們共制作了三份調查問卷,我主要負責每份調查問卷的調查方向。第一篇問卷,我們主要調查社會大眾對鄉村振興政策的了解及認識。在對其數據進行分析之后,我發現當代大學生對于返家鄉建設的意愿值得深究,而經過對部分鄉村的訪談了解到鄉村面臨的人才缺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改善,于是制作了調查大學生返家鄉意愿及背后的原因問卷一篇。之后,為找尋吸引大學生返家鄉建設的方法,我們又制作了調查大學生對鄉村發展前景的期望問卷。在制作問卷的過程中,細心發現問卷數據體現的消息,耐心找尋其背后的本質原因,用心設置下一步問題。調研深入鄉村,了解真實民情。我們從兩個方向展開調研,一是深入秦洼村當地,了解其各方面發展現狀及鄉村振興工作進程;二是隊員們進行返家鄉訪談,通過自己家鄉的鄉村發展情況,分析其優劣勢,為秦安發展提供借鑒。其中,在深入秦洼當地訪談工作方面,我參與了面向秦洼村第一書記、兩位主任和一位合作社負責人的訪談工作,其中讓我最為動容的是秦洼村人民團結致富、淳樸和善的民風。我看到融洽的干部村民關系。一間不大的村委會辦事處、幾杯熱茶,一大群在農閑時刻聚在一起的村民,大家一起交流種植經驗。我看到知足感恩的受助心境,當問到“請問國家政策是如何惠及咱們的”,他們這樣回答:“說到這里就需要懷著感恩的心了。”當問到“對于現在的發展現狀,您認為咱們最需要外界提供哪些幫助呀”,他們這樣回答:“經過這么多年國家、高校的幫助,我們已經很感激了,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努力干活兒,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在深入自己家鄉農村訪談方面,通過主任、村民的回答,我第一次深刻了解到他們現如今的生活節奏,第一次覺得腳下這片土地與我息息相關。在訪談的過程中,細心
做好提前準備,耐心進行交流,克服方言困難,用心給予回饋和后續分析。
另外,作為隊長,在團隊建設中,這“三心”原則仍適用,細心做好任務安排,耐心為隊員解答問題并做好溝通,用心維護團隊的運行。我對本次實踐經歷非常感激,它讓我有機會為生我養我的鄉村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同樣的,我很感激與我并肩作戰的耐心老師、溫柔學長學姐和可愛又努力的隊員們,他們讓我有了更多可能,讓我堅信我們能做更多的事情。細心、耐心、用心,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而這片洋溢著蜜桃的甜和花椒的香的秦洼土地上,人民勤勞且淳樸,生活忙碌又充實,我想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這片媧鄉,一定會承載著一個個村民、一批批幫扶者的汗水,走向一條更加富裕的希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