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是指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利用團體過程和團體動力的作用,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重新評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并可以在安全的實驗社會情境中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改變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團體輔導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造了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氛圍,使成員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可以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
團體輔導與個體咨詢的差異在于團體輔導可以更有效地發展其人際交往能力:在團體中,在成員人際互動的作用下,參與者可以觀察、體驗人際關系如何形成,人際溝通如何進行以及各種微妙的人際反應,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增進與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團體輔導具有以下四個功能:
(1)教育功能: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是一個通過成員相互作用,來協助他們增進自我了解、自我抉擇、自我發展,進而自我實現的一個學習過程。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還有助于培養成員的社會性,學習社會規范及適應社會生活的態度與習慣,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作風,使大多數成員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學習到新的行為和態度。
(2)發展功能: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不但能糾正成員不成熟的偏差態度與行為,而且能促進良好的發展與心理成熟,培養健全的人格,協調其人際關系。團體輔導能給予成員以啟發和引導,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社會需要與自我需要,促進他們自我了解,改善人際關系,學到建立充滿信任的人際關系所需要的技巧和方法,養成積極面對問題的態度,對自己充滿信任,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
(3)預防功能:團體心理輔導是預防問題發生的最佳策略。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成員對自己的問題或狀況有更多的認識,了解到什么是適應行為,什么是心理問題,什么是疾病行為;有些成員會夸大自己的問題,團體心理輔導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成員之間彼此交換意見,互訴心聲,討論以后可能遇到的難題以及其可行的解決辦法,增進對問題處理能力的培養,以預防問題的發生或減少心理問題發生的概率。
(4)治療功能:在團體方式下,由于團體情景比較接近日常生活與現實狀況,以此處理情緒困擾與心理偏差行為,就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時,團體輔導對于大學生提升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在團體輔導中,通過個體的觀察、學習、體驗和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可以實現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發展個體獨特的身份感;學會信任自己和別人,學會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和別人;尋求一般發展性問題和特定矛盾沖突的解決之道;學會更多的有效的社會溝通技巧;對他人的需求更加的敏感;學會如何通過關心、呵護、誠實和坦率來促進他人成長;澄清自己的價值觀并決定是否以及如何對其加以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