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在驕陽似火的炎炎夏日,河南工業(yè)大學外語學院學生呂怡洋攜趙子鈺、李阿莉、鄭興、王晴、王明翠、王慧曉等共七名同學,組建了夏日青葵暑期社會實踐團,倡導成員在暑期積極投入社會服務、承擔社會責任。團隊成員由是分別展開了志愿服務與黨史學習活動。
圖 1鄭興
鄭興:“即使我們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顆奉獻之心不會磨滅,作為一名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鄭興同學在這次志愿活動中收獲到了許多,明白了奉獻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是接觸社會的機會,也是鍛煉自己的機會,他能通過一次簡單的扶車、一次基本的彎腰來為社會公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圖 2 王晴
王晴:“志愿者的崗位是平凡的,但堅守的身影是最美的。”因為疫情的延續(xù),社區(qū)里需要志愿者的身影,需要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卡點執(zhí)勤等等。她每天七點前準時到崗,換上防護服,噴上酒精消毒,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在服務中不禁感慨黨員總是沖鋒在第一線,不論嚴寒還是酷暑,都在發(fā)揮著自己的光和熱,她要向他們學習。

圖 3 王晴
王明翠:“希望之后還能有機會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臨近暑假,本地政府考慮到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人員流動的情況,積極安排各社區(qū)再次對所轄范圍的店鋪場所碼張貼情況進行排查。“一看到社區(qū)需要志愿者的招募信息,我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和志愿者們挨家挨戶地檢查各店鋪場所碼的張貼情況,與店主進行溝通,重新張貼有磨損的場所碼;引導新店鋪注冊并張貼場所碼等等。盡管有時候她會遇到小困難、比較累,但當聽到他人的“你們辛苦啦”,這一句簡單樸實且真誠的感謝,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圖 4王明翠
趙子鈺:“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主人公。”在志愿服務期間里,她引導大家進行手機填碼并維護場內(nèi)秩序。起初舉碼的時候還略微生疏拘謹,但是很快轉(zhuǎn)換到了志愿工作者的身份,幫助大家完成核酸檢測的程序。“舉著信息采集的二維碼時,雖然表面看起來穩(wěn)重平靜,但是其實內(nèi)心為幫助到了大家而感到開心和欣慰。”我們相信縱使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在所有人的眾志成城之下,我們一定能夠取得疫情防控的總勝利!

圖 5趙子鈺
王慧曉:“做志愿服務不只是為了幫助別人,更是為了幫助自己、提升自己。”在疫情防控監(jiān)測點,她作為志愿者,幫助醫(yī)護人員掃碼并登記核酸信息。這期間她遇到過老人忘記帶身份證又不會使用手機、掃碼出現(xiàn)信息錯誤的情況,剛開始還是會有些緊張,不知道具體要做什么、怕自己做不好、與人溝通不到位等等。好在大家互相幫忙,一起為此次志愿服務畫上了完美句號。“防疫志愿者實踐活動讓我真切地體會到被社會和大家需要是多么的幸福!”

圖 6王慧曉
李阿莉:“不僅希望得到村民的認可,更希望通過志愿服務體會生活的價值,在今后能夠有更加準確的奮斗目標。”2022年6月26日上午,李阿莉作為志愿者,赴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運斗山社區(qū)進行房屋安全普查。在開展安全普查之前,她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提前了解街道住房分布情況,熟悉部分住房安全情況,并與社區(qū)人員積極交流任務相關(guān)事宜等等,以便普查的順利開展。在五天的調(diào)查過程中,她一共走訪了54家居民,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干部的艱辛與溝通的重要性。她認為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在錘煉個人意志的基礎上,展示了新時期共青團員的良好精神風貌,這體現(xiàn)在了學農(nóng)學子走進農(nóng)村,走近農(nóng)民的信心與決心。

圖 7李阿莉
圖 8李阿莉
呂怡洋:“追尋歷史遺跡,緬懷革命先烈,不怕艱辛,腳踏實地。”2022年6月23日,呂怡洋來到了開封市順河回族區(qū)北土街劉家胡同1號,參觀作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劉青霞故居。通過參觀學習,她了解到劉青霞女士作為近代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志士為我國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作為當代大學生,我會繼續(xù)傳承與弘揚奉獻與擔當精神,加強自身理想信念情懷,不怕艱辛,腳踏實地,努力與社會共鳴,與時代共鳴!”

圖 9呂怡洋
少年振衣,豈不可作千里風幡看?青春有很多種顏色,我們的青春有鮮艷的志愿紅。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實踐團的成員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貫徹了河南工業(yè)大學“明德 求是 拓新 篤行”的校訓,增強了自身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與社會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的信心和毅力。在弘揚志愿服務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中,腳踏實地,迸發(fā)出佼佼個人風采;身體力行,與社會錚錚共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