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過程中,調查員發現,鄉村地攤多售賣水果蔬菜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且種類單一,價格低,利潤低。市集熙熙攘攘、人口密集。對應的消費者多為附近各村居民,以趕集的形式展開,管理較為松懈,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等問題突出。除此之外,經營者和消費者個人防護意識淡薄,存在一些群眾不戴口罩的現象,擺設攤點之間距離較近,不符合防疫要求。最后,市場產品良莠不齊,難免有不法經營者售賣假冒偽劣產品,侵害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多為當地村民,知識文化水平較低,法律維護意識淡薄。市場監管的松懈會造成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牟利,縱容“攤霸”等黑惡勢力擾亂市場秩序。只有科學規劃“地攤經濟”,保留和增添城市“煙火氣”,才對方便群眾生活,恢復城市生機活力具有現實意義。
因此,對于當地的一些亂象,緘以默隊實踐隊員首先對當地村民進行宣傳教育,加強法律意識,維護法律權益,強調要注意提高其自身的健康安全意識,佩戴口罩。其次,志愿者們幫助疏通道路,使擺設攤點保持一定的距離,維護公共衛生,提醒經營者自備封閉的垃圾桶,且離開時帶走。最后,為了引導集市中經營者的守法經營、文明經營、誠信經營,實踐隊員對城管等部門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可對其經營者發放臨時經營許可證,對肆意擾亂市場秩序的“攤霸”等黑惡勢力,給予嚴厲打擊。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面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地攤經濟”面臨著許多機遇與挑戰。地攤以其獨特的形式形成了特有的民間文化,深入人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并行不悖,“小地攤”包含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但地攤常常因為市容市貌而難登大雅之堂,是城市的“邊緣經濟”。但“地攤經濟”能解決大問題,對于疫情之后城市經濟的恢復有著不小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不斷解決人民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在城市升起煙火氣的同時,作為大學生,我們也應做好服務引導等工作,奮力譜寫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話觸動了無數人的“神經末梢”。小地攤,大民生。我們應打好“地攤經濟”這一“民生棋”,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向人民、向世界、向歷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