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主群能否發展成“商業群”?
鄰里守望,情暖昌華。曲阜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守望鄰里小分隊”于2023年1月10日在貴州省銅仁市桐達山韻開展實踐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隊員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近日,小區業主群似乎比以往都要熱鬧。“8棟26樓一份大份棒棒雞。@8棟103袁杰”,“4棟13樓也要一份,小份的。”這幾天的袁杰格外忙碌,因為她在業主群開通了“新業務”。
小分隊的隊員們在8棟一樓103號找到了正在配餐的袁女士,并對她進行了采訪。據袁女士介紹,她在2018年同丈夫一起開了一家“徐記棒棒雞”,也是銅仁市的第一家,當年生意非常紅火。袁女士與丈夫兩人每晚都要在加工房準備第二天的食材,由于工作量巨大加上人手不足等問題,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已經危害到了袁女士的健康,終于在2018年底,袁女士決定關閉店鋪。
“店都關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還時不時接到電話要買棒棒雞。”袁女士得意地說到。之后袁女士到一家金店當銷售,似乎制作棒棒雞的日子真正變成了回憶……
疫情過后,袁女士丈夫的瓷磚店因生意不好而關門,家中漸漸變得拮據。袁女士所在的金店分早、晚班,于是她便萌生了一個想法:用空出來的時間制作棒棒雞在小區內售賣。起初袁女士只是用籃子裝著幾盒棒棒雞,貼著標簽在小區內晃悠,等待顧客主動向她詢問、購買。結果效果出奇的好,甚至擁有了許多回頭客。袁女士便在業主群發布關于棒棒雞的消息,果然被更多業主知曉。隨著業主群內的訂單增多,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
“這是小區物業群,可以不要在物業群發布這種消息嗎?”一位業主率先發言,也有一些業主隨之附和。對于這種聲音袁女士也很無奈:“我讓顧客們加我的微信,需要訂餐私信我就好,但這樣大多是回頭客,宣傳效果并不好。”
小分隊的成員找到了反對在業主群發布廣告消息的住戶吳超先生。他表示,并不會將業主群設為“免打擾”,因為怕錯過重要消息,但這幾天業主群已被“棒棒雞”刷屏,為他帶來了很大不便。“這不是廣告群,在群里打廣告我認為不太好。”吳先生對隊員們說。
對于這樣的矛盾,如何化解成為了隊員們的首要目標。隊員們走訪了另外的住戶,他們中有全職在家的,也有自己開店鋪做生意的。據調查,全職在家的住戶會更留意業主群內發布的消息。“小區物業很負責,不會讓小孩子獨自出小區,特別是我家小孩很調皮,一不留神就想溜出去。”全職在家帶娃的溫良婭女士對隊員們說,“每當有小孩子想單獨出去,保安亭內的安保、物業都會把照片發在群內詢問家長,也讓我們覺得安心,所以我也常留意群內的消息。”
當隊員們詢問溫女士,群內的廣告是否會打擾到她時,她表示并不會過多留意,是否有業主在群內“打廣告”對她來說并無影響。
而同樣全職在家的楊歡女士對于這樣的行為表示支持。她對隊員們說:“我也算是袁小姐的常客,開始我以為她和我一樣沒有外出工作,有一次我跟著她去拿我買的棒棒雞,在她家閑聊時才知道她有工作,并且有兩個孩子。她的家里干干凈凈,和我不一樣,我帶著一個小孩每天都累得要命,根本沒時間打掃衛生。”楊女士表示,袁杰算得上是她的榜樣,等孩子大一點,自己的時間變得稍微充足一點也打算像袁女士一樣做做小生意。
隊員們再次對業主群的消息做了調查與總結。首先,業主群內主要是業主向物業提出需求,物業一一回復,例如哪家哪戶突然停水或斷電,需要維修。其次,據小區物業所說,若遇到附近道路維修需要停水一晚之類的通知也會按紙質形式下發到每一棟樓,進門處的公告欄便有。對于業主在群內發廣告的行為,并沒有明令禁止。但若反對的住戶占多數,他們也會采取措施。
經隊員們粗略統計后發現,“廣告類消息”在群中并不占多數,其中有些關于“新店開業”的消息屬于業主誤發,之后也向其他業主表達了歉意。而袁女士這種造成刷屏的狀況也只出現了三天,且都是在中午時間段。在群內或向物業提出反對這種行為的住戶人數并不多。隊員們詢問了一部分在群內發布過廣告的業主,發現發布建材類廣告(家具、燈具、瓷磚等)收到的反饋并不多,而發布食品類廣告(牛肉粉、羊肉粉等)會收到一些同小區的訂單,甚至會積攢回頭客。
隊員們發現建材類廣告反饋不多的原因分為:1、住戶家中已裝修好,不需要再次消費;2、對這些并不了解,怕遇到“殺熟”行為,更想去大型建材市場了解一番。而食品類廣告反饋更好則是因為桐達山韻小區遠離市區,外賣配送費較高,而由小區內業主開的粉館可打電話要求商家配送。
在群內發布廣告不可否認對宣傳起到了一定幫助,但確實對其他住戶造成了打擾。所以守望鄰里小分隊的隊員們決定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幫助各業主解決矛盾。如今已到信息時代,成員們討論設計的小程序可以將小區通知與廣告派發分開,使各業主各取所需,互不影響。
我們的實踐隊結合自己的專業,初步收集了各方面的數據,為后續智慧一體化小程序提前筑牢了基礎。在后續持續跟進中,實踐隊將不啻于單方面的數據收集,還將在小程序運用方面澆筑堅實基礎。
將業主群發展為“商業群”當然是錯誤的,但業主群被“棒棒雞”刷屏的那幾天是從未有過的熱鬧。我們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的勞動果實,也不愿看到大家矛盾激化的情況發生。
守望實踐小分隊
撰稿人:徐姝蔓
撰稿人:徐姝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