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王傳喜,基層黨委好榜樣
在調研開始時,實踐團成員有幸邀請到了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傳喜王書記。在隊長的帶領下,實踐團首先來到蘭陵縣卞莊鎮代村服務中心采訪到了王書記,并在此觀看了代村近十年的發展史。在調研采訪活動開始前,實踐團成員已了解了王書記與代村發展巨變的部分故事,王書記用19年時間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當好群眾領路人,贏得群眾好口碑。
實踐團成員在與王書記采訪時,時刻注意采訪內容貼合實際、緊跟時事,內容明確,涉及范圍廣泛,做到采訪充實不空泛。在采訪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代村從一個臟亂差的窮村莊“蛻變”成現代農村的典范和樣板依靠的是政策的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落實極大的促成了新代村的誕生,是堅持黨建引領,是選擇了一條新型的集體化道路,依靠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鼓勵支持村民自主創業就業,逐步的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代村發展的一個特色。王書記還十分注重“五大振”,尤其是組織振興,基層黨員干部心里要裝著人民群眾。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的滋養,處在沂蒙紅色土地,時刻牢記“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不懈奮斗,為人民服務。這一切都激勵著實踐團成員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為國家、鄉村振興發展貢獻一分力量。
觀蘭陵國家農業公園,賞現代農耕文化奇觀
實踐團成員來到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進行觀摩學習,深入領會其“大花園、大家園、大田園”特色,公園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同時融入人文歷史、農耕文明,生動展示了“一園攬四季,一日跨千年”的現代農耕文化奇觀。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實踐團成員看到了“錦繡蘭陵”展廳的蘭陵獨特風土人情;嗅到了“蘭香東方”展廳清馨幽遠的香;感到了“華夏菜園”展廳智能化生產的自豪……
在農業科技館,實踐團成員與農業科技人員張子龍、季輝進行座談,暢談農業現代化相關成就,立足當下,從而更好地展望未來、共筑未來。在談話中,張子龍和季輝表示:“該農業科技園瞄準現代農業生產需求,著眼于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同時,他們從自身經驗出發,希望實踐團成員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充實提升自我,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訪魯南革命紀念館,傳承沂蒙紅色基因
巍巍沂蒙山,綿延齊魯間。先烈的精神,民族的榮光,是一把利刃,穿過重重迷霧,指引方向。沂蒙大地,紅色沃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實踐團成員踩在沂蒙紅色土地上,緬懷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隨著講解員敘述,實踐團成員在這里看到了劉少奇、羅榮桓、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看到了羅炳輝、趙镈、郭云舫等2500多名烈士的鮮血。紀念館用文物講述故事,用故事還原歷史,讓每件文物都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折射出歷史的光輝,投映出紅色的影子。實踐團成員認真聽取講解員的解說,激蕩起愛國、愛黨、愛人民的熱情,繼續在沂蒙大地上弘揚“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在實踐團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為期3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實踐團隊員紛紛表示“這次實踐活動走進蘭陵代村,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治理,弘揚沂蒙精神”,代村的發展見證了黨建和政策落實的重要性,它的“蝶變”是無數人的努力鑄就的,是鄉村振興成果的有利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