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名茶生煥古,煥古鎮—白墻黛瓦,臨水照街,因境內有宦姑灘雅化而得名。 2023年7月16日,“尋‘紫’韻富硒,‘陽’鄉村希望”西安工業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一行來到了“硒茶小鎮”—煥古鎮。青石板鋪成的小路與小鎮氣派的裝修,形成了古鎮獨特的景觀。蜿蜒曲折的小水渠穿梭在大街小巷,好像與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交談甚歡。
在煥古鎮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奎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來到了煥古鎮社區。“窮則思變,說干就干”白墻上八個醒目的大字首先映入眼簾,這八個字體現著當地社區干部們發展特色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決心。在與李書記交談的過程中,實踐隊了解到茶業是推進煥古鎮經濟發展的一大主力,蜂糖李和撩酸菜是除茶葉外的其他農產品,村民們時常也靠此作為其他經濟來源。據了解,老年人是村里常住人口,在外打拼工作的青年人每逢茶季,才會回到家鄉,幫助采茶。依靠這種模式,煥古鎮大連村在2016年順利實現脫貧銷號,脫貧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除了村民們自身辛勤勞作外,政府也有相應的幫扶政策來協助村民發展經濟。在經濟上,政府會給茶農一定的經濟補貼,并且免費發放茶苗。技術上,政府會聘請茶葉專家到村上茶園現場授課、指導;資助貧困茶農擴建茶園,助力他們脫貧致富。在村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煥古鎮人均種植地約2畝,茶產量突破600噸,茶葉綜合產值高達4億元,每畝茶園平均收益超過1萬元,茶產業收入占全鎮農民人均收入70%以上。且煥古鎮現在已經發展為3A級景區,節假日的每日客流量高達4500人,可以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茶葉旅游”,以茶促旅,以旅帶茶。依托好資源,好生態,形成“茶旅融合”的發展新模式,走上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談話至此,李書記不禁聯想到自己當初多次參加縣上組織的茶學培訓班,有機會就與茶學教授、專家探討種茶、制茶技術,回到自家茶園再進行實驗。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鉆研,他總結出了茶園管理方面的許多小竅門,把自家的茶園打理得井井有條。一人富不算富,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才是李書記的夢想,他將種茶、制茶的“秘籍”毫不吝嗇地傳授給其他茶農。終于在李書記的帶動和服務下,煥古所產茶葉質量上乘,深受消費者青睞。座談結束后,實踐隊指導教師喬娜與李奎書記共同簽訂《共建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協議》,并進行了授牌儀式。
告別李書記后,實踐隊員們在煥古鎮古街進行參觀。街上的村民成為了實踐隊員們走訪交流的對象,談話間可以看出村民們對于茶葉賦能鄉村振興所取得重要成就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通過一天的交流、考察與調研,實踐隊員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諦。茶山既蘊含著經濟價值,又蘊含著生態價值。實踐隊員們堅信,煥古鎮茶產業的發展將迎來下一個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