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傳統古村落,尋覓孫臏夢泉處
——探訪淄川區夢泉生態旅游區
為了研究“流量”何以成“留量”,“網紅”如何變“長紅”——傳統文旅產業對淄博流量效應的影響價值的主題,在7月21日上午到22日,山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駐淄“烤”研實踐團前往淄博市淄川區夢泉生態旅游區,以游客的第一視角參觀了夢泉生態旅游區的八大區域,深入了解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和文旅發展狀況,在充分的游覽體驗中感受到了淄博市在文旅產業方面留住流量的優勢所在,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實踐團在夢泉生態旅游區接待中心接受了相關的介紹和培訓。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該旅游區的規劃、發展歷程以及生態保護措施,并向實踐團成員提供了實地調研所需的背景材料。同時,他們還介紹了該旅游區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通過這次專業的介紹和培訓,我們對于夢泉生態旅游區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為后續的實地調研做好了準備。

隨后,實踐團分成小組,前往不同的景點進行深入調研。一部分成員前往夢泉湖畔,觀察湖泊的水質和周邊生態環境,并與湖區管理人員交流,了解湖泊保護和治理的情況。另一部分成員則前往夢泉山脈,考察山脈的植被覆蓋情況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并與當地村民代表座談,了解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成員們積極參與,記錄調研數據和感受。大家用相機捕捉了美麗的風景,用筆記本記錄了重要的信息,并與當地村民交流,聽取他們對于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在夢泉湖畔的調研中,實踐團發現湖泊水質清澈,周邊植被蔥蘢,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與湖區管理人員交流時,他們了解到,夢泉湖一直以來都有一套完善的水質監測和治理體系,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確保了湖泊的水質安全和生態平衡。同時,實踐團也了解到,湖區管理部門與周邊農民合作,共同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改革,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保護湖泊的水質和生態環境。
而在夢泉山脈的調研中,實踐團發現山脈的植被覆蓋率較高,生物多樣性得到了良好的保護。與當地村民代表座談時,我們了解到,村民們開始轉變觀念,采用生態友好的耕作方式,保護山脈的自然生態。一些村民還開展了生態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也促進了山區生態環境的改善。

下午,實踐團回到接待中心,進行了一次總結和討論。我們分享了各自的調研成果,提出了一些問題和觀點,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考。我們一致認為,淄川區的“夢泉生態旅游區”在生態保護和文旅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規劃。同時,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包括加強宣傳推廣、提高游客體驗、完善設施設備等方面,以進一步促進該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討論中,成員們紛紛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首先,隊長李佳峻指出,雖然夢泉湖的水質得到了一定改善,但還有一些污染物質需要更加重視,建議加強監測和治理措施。范晨則提及了夢泉山脈的旅游開發問題,認為應該注重生態保護的前提下,推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實踐團也對當地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提出了關注。周一鳴提出,可以探索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促進農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田瑞則建議加強農民的環保意識和技術培訓,提高農業生產的環境友好性。最后,實踐團針對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有成員建議加強對游客的環保教育和引導,提高游客的環境意識;還有成員建議加強與當地居民的合作,共同參與生態保護工作;還有成員提出了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防止違規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我們認為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生態保護和旅游發展的良性循環。

經過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實踐團對淄博市淄川區的“夢泉生態旅游區”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我們相信,通過持續的努力和改進,夢泉生態旅游區將能夠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文旅產業,提升旅游體驗,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

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實踐團深刻認識到,夢泉生態旅游區在發展傳統文旅產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仍需要當地政府加強管理和規劃,進一步提升生態保護和文旅體驗的質量。實踐團表示,我們將把這次調研的成果和建議整理起來,撰寫一份詳細的報告,向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匯報調研結果,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得到重視和落實,并期待相關部門能夠繼續加大投入,加強對夢泉生態旅游區的監管和保護力度,確保其可持續發展。我們相信,通過上述努力,“夢泉生態旅游區”將獲得更好地發展,為淄川區乃至整個淄博市帶來更豐富、更長久的流量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