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充分的討論與準備,調研團隊成員于2023年夏,分別在青島市李滄區長澗社區、淄博市張店區迎春苑社區、臨沂市郯城縣團結社區、濟南市歷城區新園社區、泰安市新泰市新甫社區、聊城市莘縣凌云社區、濟南市市中區聚善街社區、濰坊市葦灣社區等共計13個社區進行了走訪調研。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與社區干部進行了訪談和交流,并根據具體情況向居民發放了電子和紙質問卷。據了解,被調研社區在治理過程普遍存在黨組織領導有待強化、傳統治理模式有待轉型、社區治理主體單一、居住人員結構趨向老齡化、居民參與治理渠道不足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不同的社區有著不同的應對措施和治理經驗,形成了具有社區特色的治理模式。
應對突發事件的表現是檢驗一個社區韌性治理水平的試金石。在2022年秋季青島市疫情防控緊張時期,李滄區九水路街道長澗社區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傳播。一是創新發展傳統樓長制度,以年輕黨員群眾為依托,設立黨群義務性職位,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統籌管理;二是創新臺賬制度,利用信息化工具對居民流動情況進行監測,嚴格防范風險外溢;三是成立采購需求保障專班,設立7處社區配送點和聯絡專員,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在淄博市張店區迎春苑社區,調研團隊成員與社區黨委書記馬琳琳進行了深入訪談。馬書記詳細介紹了老舊社區治理和改造的相關情況。迎春苑社區有居民2萬人,其中最老舊的小區建于1991年,居民結構有明顯的老齡化特征。為了幫助老年人解決就餐難的問題,社區引入社會資本,打造了長者食堂,積極探索老人助餐新模式。社區還與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合作開辦“心靈驛站”,為老年人開展心理咨詢服務,關心老年人心理健康,真正做到讓老年人老有所依。
團隊成員在與臨沂市郯城縣團結社區社區主任王女士進行訪談時了解到,團結社區在進行日常治理時有多方主體參與。首先是縣里下派到社區的“紅領書記”,他們在社區創立了“紅色驛站”,每月定期開展宣講活動。除此之外,雙報到單位和社區志愿者團隊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志愿者團隊在平時會組織一些志愿活動,幫助社區開展各種活動,雙報到單位在疫情等特殊時期還會向居民發放防疫物資,支援、服務社區居民。
通過此次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對山東省多個地市部分老舊社區的基本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了不同社區提高韌性治理水平的經驗做法,也發現了一些社區所面臨的共同困境,對當前山東老舊社區改造步入快車道的背景下,基層黨組織引領老舊社區韌性治理的狀況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實地走訪結束后,調研團成員充分運用所學的社會調查相關知識,對調查結果進行了整理與復盤。調研團撰寫了關于老舊社區韌性治理的調研報告,指出了當進老舊社區治理存在的現實問題,也總結了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在進行社會治理中產生的有益經驗,并嘗試提出社區治理困境的解決方案。調研團還在調研過程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主動為基層黨組織和居委會建言獻策,用行動助力社區韌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