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藝,不忘初心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來到了勝芳古鎮的一家緯編店,一進門就被那古色古香的惟妙惟肖的藝術品驚到了。迎接我的是一位朝氣蓬勃的青年和一位穩重的店長。“這里有緊密編織的魚護,展現勞動人民的智慧,有“漏洞百出”的鞘,體現取之有度的漁民大愛,更有深受人們喜愛的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店長神采奕奕的介紹道,然后便熱切的招呼我們拍照留念。經過采訪我們了解到店內的葦編其實是店長好友李守安先生的收藏。李守安先生堅守初心,變愛好為事業,縱使被人誤解、奚落,那腔孤勇的熱血也不曾冷卻,自2016年始,便致力于制作、收藏勝芳水鄉的葦編制品,經歷層層阻隔才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勝芳有了一處安穩的“居所”,店長叔叔理解友人的執著——充斥著古鎮印記的葦編可是牽扯著勝芳幾輩人的鄉土民情啊!于是在創新賦能傳統文化的大潮中,讓自己熱愛的釀酒事業緊緊“拉住”友人堅守的葦編——在酒香四溢的店旁為緯編搭建了一個它的舞臺。聽到這里,我不禁為兩人的大愛所感動,眼前的葦編也染上了氤氳之氣。非遺文化既是傳承民族精神和傳承文化的載體,也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消費的重要載體。怎樣才能珍惜我們民族的歷史文化,怎樣才能將前人的人生智慧發揚光大?怎樣才能讓這些即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民間美術,重新煥發出它的光彩?怎樣才能讓它融入到新時代,成為一種引領時代前進的動力?店長叔叔和李守安先生二人攜手,尋找出一條適合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道路,將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只有分享到非遺保護的成果,才能幫助展示非遺傳承文化風范風采,給非遺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為非遺文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才能更好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啊!

圖為實踐隊隊員觀賞葦編制品。通訊員 郭彤 供圖
緊隨時代浪潮,注入新鮮血液

圖為創新藝術品“豬八戒”。通訊員 郭彤 供圖
葦編能傳承至今,不僅在于古人的智慧和技藝的精湛,還在于它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工匠們在制作的過程中融入新鮮血液,融入新元素、新形象。“為了吸引青年這批最有朝氣的力量,我們最新引入了’豬八戒’憨態可掬的形象。”店長介紹道。不僅如此,其傳播過程也具有創新性。店長利用短視頻宣傳藝術品,更是將傳統的醇酒和有趣的勝芳方言結合起來,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拍照進而將傳統葦編和醇香的糧食酒帶向更遠的地方。為了銘記勝芳保衛戰的歷史,店長叔叔還將酒瓶設計成了手雷、行軍壺的樣子,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前來了解參觀。

圖為與當地歷史結合的創意酒具。通訊員 郭彤 供圖
那些光滑堅韌的蘆葦制成了復雜而牢固的器具和精妙絕倫的文創產品,展現出了工匠們的巧思,那是人民智慧的象征,帶我們瞬間進入到了未曾見過的世界。工匠們將葦編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創造出吸引人的藝術品。誠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與時代相結合才能不落后與時代,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大的火花。從古至今,少有中國文化保守封閉而傳承下來。只有那些兼收并蓄,主動吸收其他優秀文化元素精髓的傳統文化才能經久不衰啊! 沒錯,科技與創新促進社會的發展。兩者不是非遺文化傳承發展的絆腳石,而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鋪路石!
領悟工匠精神
店長對葦編的制作過程如數家珍。葦編制品的材料大多取自大大小小的河塘水溝里的蘆葦,每年霜降便是收集材料最忙的時候,蘆葦經霜后,葉子掉了一大半,蘆葦桿也就更加結實,那時便是割蘆葦的好時機了,把蘆葦割回來再晾干、剝皮、編制,最簡單的一張蘆葦簾也要兩天才能編好。更不要說這些精心設計的工藝品,更是耗時、耗心。就拿這個最新出的豬八戒形象的產品舉例,先是確定主題、樣式、尺寸、顏色等等,然后是按照設計圖紙打樣,試驗可行性和調整細節,然后是制作,這個過程需要一次性成功。“葦編制品的制作需要一氣呵成,如果折了蘆葦即便發現不對,也不能再重來,因為折后就有了痕跡。”店長向實踐隊隊員講解道。這讓我不禁感嘆每一個新意的背后是多少傳承人的辛勞啊!
經過這次實踐,實踐隊員感受到了勝芳葦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了解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過程,領會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意識到非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現代青年更要肩負起重大責任,傳承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通訊員 郭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