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協同發展,居民生活大步向前
經過實地探究,實踐隊員們不僅了解到了當地的風俗人情,并且了解到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村莊結合當地情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既保留了當地特色的石頭房建筑,還依托政策優勢修建了一批新能源綠色照明設施和供電設施。大學畢業后來到竹泉村的張叔叔,談到新能源設施時,十分激動地對實踐隊員說:“村莊現在的有些設施,甚至趕上了我在城里上大學時城市的設施。”科技賦能為竹泉村的飛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促進了旅游企業全面起飛。
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下,竹泉村的經濟發展大步向前,年收入不斷提升,并且在“三農”工作的時代背景下,居民的居住保障工作也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居民適應了當下的生活狀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滿意。在實踐隊員的走訪和與村民的交流中,不少村民有感而發:“這樣的環境,依山傍水的,要我去城里我也舍不得啊。”
圖為實踐隊員在采訪竹泉村村民。唐嘉蔚 供圖
樹高千尺源自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牢固,經過實踐隊員探究,了解到竹泉村從“守著美景過苦日子”到“靠山吃山”“錢包袋子鼓起來”的現狀,離不開國家鄉村振興建設的發展和“三農”政策的影響,當地應結合相關意見和群眾意志,不斷砥礪前行,融合鄉村發展,使竹泉村步入發展新階段。“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時代的號召下,實踐隊員會將所學真知化為行動,為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采訪竹泉村村民。唐嘉蔚 供圖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