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重點關注社區兒童健康成長,為此開展課業輔導、興趣培養、社區自治、素質拓展等一系列特色課堂,為社區兒童帶去溫暖與歡樂。

開班第一周,為拓寬社區兒童現有的知識面,團隊成員為他們準備了特色地理科普課堂,天上的星星有哪些種類?空中的彩虹又為何產生?地上的植被如何分布?通過成員的講解,社區兒童對一些地理現象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老師!我可以試著解釋早穿棉襖午披紗的原理!”特色科普課堂激發了社區兒童的求知欲與探索欲,使得他們更加愿意去了解這個有趣而又神秘的世界。
正值暑假期間,社區兒童的暑假作業可謂是他們的一大煩惱。遇到的題目不會做,想起來的字不會寫,數學難題解不出來……為此,團隊成員為他們準備了45分鐘的時間用于課業輔導,在此期間,團隊成員會通過思維引導,讓他們用正確的邏輯方法將難題進行突破,提高假期作業完成效率。
不僅有理論科普課堂,團隊成員還為社區兒童準備了特色實踐課堂。通過科學小實驗、手工制作、粘土DIY等課程來鍛煉培養社區兒童的動手能力,讓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操作能力。
團隊成員為大家準備的最后一課是結營儀式。儀式中,團隊成員帶領社區兒童進行了紙杯接力、解謎呼啦圈等團隊游戲,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同時,團隊還為每一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獎狀,“小小百靈鳥”、“圍棋小能手”、“舞蹈小明星”……每一個特別的稱號,都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突出了他們的個人特色,彰顯了他們的興趣愛好,希望他們可以對自己充滿信心,在未來成長為最精彩的自己。此次活動無論是對于社區小朋友還是對于志愿者來說,都是一次特殊的記憶。“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一顆耀眼的星星,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星星閃閃發光! 在未來,我們也將繼續堅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更多的星星閃耀星河。” 團隊成員在自己的實踐日記中這樣寫道。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在8月圓滿結束,活動過程受到了小朋友、家長以及社區的一致好評。在未來,“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團隊將繼續堅持志愿公益活動,讓公益之花開往更多土地,讓璀璨星河更加閃耀,讓湖科精神永駐心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