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開始前,實踐小隊隊長首先建立了社會實踐交流群,實踐小隊團員在群內進行了充分交流,并且確立了實踐隊名、任務分工等。
然后,實踐小隊于7月15日召開了第一次線上會議,為接下來的實地調研活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會議伊始,實踐小隊隊長介紹了此次實踐活動與之前的差異,并且鼓勵實踐小隊團員在所在地進行調研活動,重要通過以發問卷、集中宣講等宣傳方式向社區成員詢問防詐騙的相關問題并宣傳遇到詐騙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的防范意識。會議還強調:歷史是由青年創造的。當代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光明”。會議還對實踐小隊團員的任務分工作了進一步細化,做到各展其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會議的順利開展為之后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會議后,實踐小隊隊長聽取實踐小隊隊員的意見,廣納賢言,最終完成了實踐活動的調查問卷,隊員們紛紛在QQ動態以及微信朋友圈中進行轉發分享,確保結果數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線下實地調研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小隊隊員孫勝雅前往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顏山國際小區進行實踐調查,實踐活動初期,實踐隊員了解到該小區共有100多棟樓,住戶以老年人居多,而且老年人智能手機的普及度較低,造成調查難度較大。于是,實踐小隊隊員決定以集中宣講為主要形式全面開展實踐活動,切實把防范詐騙知識傳播給每一個群體,并著重老年群體充分宣傳防范詐騙的相關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小隊隊員進行了走訪并且發放了調查問卷,了解到社區中仍存在網絡上當受騙的事情,加深了隊員對于反詐騙活動的認識。實踐小隊隊員意識到防詐騙的工作任務仍然任重而道遠。隨后成員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講述了各類詐騙常用的手段和套路,提醒老年群體做到不貪圖小便宜掃碼,不輕易給他人轉賬等,并著重提醒老年群體在遇到異常情況的第一時間報警求助,以減輕損失。
實踐小隊成員在反詐騙宣傳教育活動中還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開展了常見的詐騙場景的模擬,同時邀請社區成員共同參與,并給予相應的獎勵支持。模擬完成后,實踐小隊隊員向社區居民宣傳了例如安裝國家防詐app等防詐騙的措施,并督促和幫助社區居民下載安裝國家防詐騙APP。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社會實踐小隊隊員意識到反詐騙從來不是一個人、一個群體需要完成的,而是需要全民參與的對于青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實踐小隊的任務是:詐騙雖然是一直存在的,但實踐小隊進行反詐宣傳就是為了對詐騙進行打擊,實踐小隊的力量可能不強,但是每個隊員對反詐都是認真的,當需要進行反詐宣傳的時候實踐小隊一定會沖鋒在前。
總之,通過實踐,實踐小隊隊員明白對普通人來說,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貢獻一份力量不過是舉手之勞。而越多人參與,越多人舉報,就會形成一張越來越密實的“防護網”,讓詐騙分子找不到可乘之機。因此,反電信網絡詐騙要真正進入新的全民防騙時代,就不僅僅需要技術的升級,更需要公眾 “觀念”的升級、行動的升級。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世界已經變成了“地球村”,全民參與已成為當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關鍵,只有人人都意識到自己有反電信網絡詐騙的“責任”,有守護家人的“責任”,人人都能以“舉手之勞”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不予姑息、不再“沉默”,才能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們因詐騙而造成的財產損失,實現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