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是對垃圾進行前處置的重要環節。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它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后便于對不同類垃圾進行分類處置,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處理,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因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普及垃圾分類意義,增強群眾環保意識
為了解垃圾分類發展現狀,社會實踐隊抵達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任家臺了解當地相關情況。在與社區負責人提前取得聯系后,實踐隊隊員與社區負責人見面,并向其了解任家臺社區內垃圾分類情況的現狀。社區負責人告知實踐隊隊員,部分民眾由于環保意識淡薄且缺乏垃圾分類的有關科學知識,因此,在推行垃圾分類的實踐環節仍然存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實踐隊隊員在征得社區負責人同意的前提下,基于此類問題,采取了挨家挨戶普及知識的策略。在普及知識的過程中,實踐隊隊員們以耐心的態度向人民群眾科普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并為大家補充相應科學知識。社區居民們在聆聽的過程中,對實踐隊隊員的耐心和細心表示贊賞和鼓勵。
了解群眾現狀,助力清潔環境
為進一步深化社區群眾對于垃圾分類、保護社區環境和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激發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隊隊員們隨機采訪了居民,詢問其關于在該社區內推行垃圾分類的看法。該居民表示,在推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由于社區內垃圾箱之間存在相隔距離過遠等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因而導致部分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者追求效率和速度的上班族隨意丟棄垃圾、忽視垃圾分類的問題。面臨此情形,實踐隊隊員在與社區負責人溝通協商后,將社區內垃圾箱的布局稍作調整并安裝了相應的告示牌,使垃圾箱的安置其更加合理。在此次調查中,調查對象人群各個年齡段都有,絕大多數村民對生活垃圾問題表示了較高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對垃圾回收的益處缺乏了解,覺得垃圾分類比較麻煩。調查還表明,廣大村民已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通過調查結果,隊員們明確了他們的任務就是從提高大家的意識這一方面入手,引導大家實施垃圾分類,同時提高宣傳力度,使垃圾分類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當中。
在與村民告別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就圓滿落下了帷幕。通過詢問和調查,實踐隊隊員們了解到了居民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也了解到了居民們對于垃圾分類的支持。在本次社會實踐中,實踐隊隊員們通過與社區居民們交流與溝通,在鍛煉了膽量與口才的同時,學會了“學以致用”,將在學校里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也堅定了實踐隊隊員們在未來的日子里認真學習知識,用自己的方式去為守衛家園做更多的貢獻的決心。此外,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隊員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有所提升,社會責任感也有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