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泰安1月30日電(通訊員 朱華萌)鄉村振興戰略自2017年提出,2018年實施,到現如今已有6年的光陰,它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實踐隊于1月19日走進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進行實地調研,去深入了解近幾年疫情對鄉村發展影響的實地情況,探索鄉村振興戰略給鄉村帶來的改變。
爆竹聲響新年至,鄉村集市年貨急
實踐隊員在新春的喜悅中來到了曲靖市麒麟區沿江鄉,臨近年關,農貿集市攤位上購買年貨的群眾們摩肩擦踵,小販吆喝,百姓講價,好不熱鬧。此前實踐隊多進行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探索,今天來到這里,實踐隊員體會到了另一種煥然不同的鄉村熱鬧場景。

圖為實踐隊員拍攝實踐地集市熱鬧景象。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瓊 供圖
在集市熱鬧的氛圍里,實踐隊員們找到了幾家商販進行采訪,通過采訪幾位水果、蔬菜以及生鮮攤主,了解到了他們集市商品的供應渠道、集市開市周期、顧客流量和盈利情況等。據了解,不同的村子集市開市時間不同,而集市上售賣的新鮮農產品大多來自于周圍鄉鎮,水果蔬菜都是村民們自家種植,天然健康,深受消費者喜愛。實踐隊員著重了解到之前因疫情原因,集市開不起來,商販的收入極不穩定,為幫助農戶維持生計,村委會幫忙找到供應商進行農產品合作,現在疫情好轉,政策放開,集市重新煥發出以往生機,逐漸恢復以往生活,年味也回到大小街道里。聽商戶說,尤其是過年期間,集市擺攤可以為村民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圖為實踐隊員拍攝的實踐地集市小販。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瓊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拍攝的實踐地集市菜農攤位。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瓊 供圖
文明鄉風創未來,助力鄉村新發展
隨后,實踐隊員走訪多個村莊,發現良好的鄉風更能帶領村民走向文明繁榮新生活。村委會書記給實踐隊員講述道:“為了助力鄉村振興,帶領百姓們走向美好新生活,我們村大力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同時利用宣傳力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遵規守約、尊老愛幼、鄰里互助、誠實守信等鄉村良好習俗,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
走在村落里,實踐隊員發現文明標語處處可見,當地把建設文明鄉風落實的徹底。實踐隊員隨機采訪了村民劉大哥,劉大哥這樣說到:“多虧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村子里干部們的親身帶領,讓俺們這些長在地里的農民收入得到保障,錢袋子鼓起來了,俺們生活水平上來了,干活也越來越有干勁,日子也越過越美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是什么?即“堅持農村優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隨著人們深入了解大自然,觀念得到改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宣言也改變了我們之前暴力開發環境資源的做法,人們認識到生態宜居是提高鄉村發展的保證。實踐隊員在實踐過程中觀察到大多數村子都注重村容整潔,村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

圖為實踐隊員拍攝的實踐地環境保護宣傳標志。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皋榮 供圖
在村委知識宣傳教育的影響下,村民們也都以保護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為主,并且極力糾正單純以人工生態系統替代自然生態系統的錯誤做法。為更好進行環境保護,沿江鄉村委會工作人員這樣說道:“整潔村容,完善村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強化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集中治理農業環境中的突出問題,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相信在此理念和領導干部的帶領下,不止是彩云之南,祖國河山都會愈來愈好。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看到了實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美好前景,但鄉村振興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繼續探索和創新農村資源開發之路,幫助鄉村更加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協助鄉村發展增添新的動能,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