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學院情暖“軍企萌娃”“銀潔護苗”暑期讀書班點亮七彩童年
為解決軍人和職工家庭后顧之憂,穩固國防后方與企業發展根基,切實緩解暑期軍人子女與職工子女照護壓力。7月3日至12日,錫山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無錫學院人民武裝部、無錫一棉紡織集團工會和等單位聯合舉辦第三屆“銀潔暑期讀書班”活動。兩周的時間里,無錫學院“銀潔護苗”志愿者們提供課業輔導和特色課程,并組織安排戶外實踐,不僅為駐錫部隊家庭的“軍娃” 和企業職工子女撐起了一片成長晴空,更成為政企校協同育人、雙擁共建的生動實踐樣本,讓這個夏天因溫暖而格外有意義。本次活動創新拓展紅色育人陣地,將關愛觸角從軍營延伸至企業,服務對象除駐錫部隊軍娃外,首次納入無錫一棉紡織集團職工子女,通過政企校多方力量協同發力,共同打造 “紅色暑托” 服務品牌。
"一對二"輔導模式精準破解軍企萌娃暑期課業難題
"銀潔"暑期讀書班實施"一對二"的精準幫扶機制。一位輔導員負責兩位學員的模式,為軍人和企業職工子女打造個性化課業輔導方案,有效解決了軍人和企業職工家庭的后顧之憂。孩子家長表示,這種個性化輔導模式不僅幫助孩子按時完成了暑期作業,更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軍屬還特別提到,志愿者專業的輔導方法和耐心的態度,讓孩子重拾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圖為志愿者們輔導孩子完成暑期作業 王春意 供圖
國防教育課堂生動講解激發軍企萌娃愛國情懷
在"銀潔護苗"暑期讀書班的特色課程中,無錫學院人武部教師馬倩露與退役大學生士兵王昊馳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防教育課。課程采用軍事模型互動教學的方式,將復雜的國防科技知識轉化為孩子們易于理解的教學內容。授課過程中,王昊馳結合自身的海軍服役經歷,系統講解了我國海軍主戰裝備的性能特點與發展歷程。馬倩露老師則通過生動講解東風17、東風41、空警2000等模型,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武器裝備的工作原理。孩子們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分組進行模型組裝實操,現場學習氛圍熱烈。這場將軍事科普與紅色教育有機融合的課堂講解,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精神洗禮。讀書班結束后,眾多孩子在心得體會中表達了長大要“參軍報國”的志向。

圖為馬倩露老師和王昊馳授課 許顥然 供圖
研學實踐拓展育人新維度:軍企萌娃行走課堂感悟文化魅力
為突破傳統課堂邊界、拓寬軍企萌娃視野,志愿者們帶領學員們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行程中,孩子們有序參觀軍標情苑,近距離觀摩軍事服飾展品,跟隨講解回溯我軍發展脈絡,從歷史物件中觸摸強軍征程;踏入始建于民國時期的嚴家橋唐家糧倉,了解無錫工商業民族發展;走進錫劇文化博物館,透過精美戲服與專業解說,洞悉家鄉藝術的獨特基因。一系列研學實踐活動,讓志愿者與孩子們在沉浸式學習中既領略了地方歷史文化風采,更從紅色印記中感悟到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志愿者們以腳步為丈量、以體驗為橋梁,引領孩子們在親身感知中,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生長 。

圖為志愿者帶領孩子們參觀八一軍旗。許顥然 供圖
活動開展期間,活動舉辦方多次走訪,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情況。無錫一棉工會負責人靡娜表示,“軍人守護國家,職工守護民生,我們守護軍人和職工的后方小家,希望通過讀書班,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也讓軍人與職工安心。”無錫學院人武部教師馬倩露表示,“此次活動既解決軍人與職工家庭實際困難,又通過多元課程設置促進軍企萌娃全面發展。我們未來將帶領志愿者繼續優化活動內容,為軍人和企業職工子女提供更優質服務。”志愿團負責人徐沐服務結束后稱,“孩子們的笑臉和進步讓我明白了‘紅色育人’和‘關心下一代’的意義,微小行動可傳遞大溫暖。”

圖為老師和孩子們的合照 王春意 供圖
隨著為期兩周的讀書班圓滿結束,孩子們帶著知識與美好回憶,向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致以誠摯的告別。此次關愛活動,不僅為軍人與企業職工子女撐起了暑期“成長傘”,更在社會與軍企家庭之間架起了一座充滿溫情的橋梁,深刻詮釋了 “你保家衛國,我守護你家;你筑夢崗位,我溫暖你娃” 的莊嚴承諾與深厚情感,同時也為今后持續開展關愛軍人家庭與企業職工家庭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訊員:楊書淇
審核:舒燕云菲
終審:馬倩露
- 掃一掃 分享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