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播希望:彩云青藤支教隊的花山鄉成長之約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探索教育幫扶助力基層發展的有效路徑,7 月 31 日至 8 月 10 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彩云青藤支教隊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花山鄉楊家寨開展支教夏令營活動。隊員們以知識為匙、以陪伴為暖,為當地孩子打開望向廣闊世界的窗口,在十余天的朝夕相處中,書寫下教育幫扶與心靈交融的青春篇章。
開營筑起點:攜手共赴教育之約
開營儀式上,揭牌聲與掌聲交織,孩子們眼中滿是對未知課程的好奇與期待。支教隊員代表分享對此次支教的期待,承諾將用專業與熱情為孩子們帶來豐富的知識體驗;鎮雄縣義工連馮老師也送上囑托,“愿孩子們學得開心、收獲成長”,話語間滿是對鄉村教育的守護與對孩子們的期許。
圖為彩云青藤支教隊隊員合影。馮麗 供圖。
課堂賦新能:多元課程點亮求知星火
支教隊精心設計覆蓋多領域的課程,讓知識在趣味互動中扎根孩子心田。
科學啟蒙課:物理課上,“雞蛋浮水” 實驗打破認知邊界,孩子們親手操作,見證雞蛋在鹽水中懸浮的奇妙現象;化學課里,不同密度物質分層實驗引發陣陣驚嘆,“原來液體也能像積木一樣疊起來”,好奇的提問聲此起彼伏。隊員們還結合鄉村常見的水利、風力場景,引導孩子思考 “能否用村里的風與水發電”,讓科學探索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圖為上物理實驗課的孩子。楊甲啟 供圖。
文化素養課:“會畫畫的作文課” 上,支教隊員帶領一年級孩子用畫筆勾勒家鄉春天,文字與畫面交織,讓寫作不再枯燥;天文課帶孩子遨游星河,了解星座背后的故事;抗戰史課則通過鮮活事例,讓愛國情懷在心中扎根。
圖為志愿者在孩子們上愛國教育主題課程。楊甲啟 供圖。
能力提升課:辯論課上,孩子們圍繞 “零花錢該存還是該花” 展開激烈討論,從最初的羞澀沉默到后來的據理力爭,表達與邏輯思維顯著提升;主持課上,隊員們指導孩子練習發聲技巧與站姿儀態,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勇敢站在臺前展示自己。
圖為一年級的孩子在認真上課。楊甲啟 供圖。
藝術創作課:臉譜繪畫課上,孩子了解傳統文化,繪制出色彩斑斕的臉譜;草帽 DIY 繪畫課中,普通草帽變身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手工課上,彩紙、黏土在指尖變成紙鳶、動物造型,承載著對父母的愛與對世界的想象。
圖為志愿者給孩子們的頒獎儀式。楊甲啟 供圖。

圖為志愿者給孩子們上臉譜文化課。楊甲啟 供圖。
此外,隊員們還貼心輔導孩子完成假期作業,組織讀書會分享閱讀心得,幫助他們鞏固知識、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陪伴潤童心:點滴互動滋養成長
課間休息時,支教隊員與孩子在操場玩跳繩、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歡笑聲回蕩在山間校園;談心交流中,隊員們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用鼓勵與支持幫孩子建立自信。
圖為志愿者在陪孩子們玩游戲。向一鳴 供圖。
每日開展的撿垃圾行動,更讓環保理念深植孩子心中。從最初的觀望猶豫,到后來主動撿起校園角落的垃圾,孩子們稚嫩的聲音說出 “要讓花山鄉一直干凈”,展現出責任與擔當的萌芽。
圖為打掃衛生的孩子們。楊甲啟 供圖。
結營盼未來:愛與希望持續傳遞
夏令營最后一天,積分兌換禮物活動將氛圍推向高潮。孩子們用十幾天里積極上課、參與活動積攢的積分,兌換到筆記本、畫筆等心儀禮物,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 —— 這份獎勵,是對他們努力的認可,更激勵著未來繼續進取。
離別時刻,孩子緊緊拉著隊員的手,“老師,你們還會來嗎?”“我以后也要像你們一樣教小朋友”,質樸的話語滿是不舍與向往。
十余天的支教時光雖短,卻在孩子與隊員心中留下深刻印記。對孩子而言,這是一次拓寬視野、收獲成長的旅程;對彩云青藤支教隊隊員來說,這不僅是傳遞知識的過程,更是被孩子的純真與熱忱治愈、堅定公益教育信念的成長之旅。
未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彩云青藤支教隊將持續關注花山鄉孩子的成長,通過線上交流、書籍捐贈等方式延續幫扶,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支教隊伍,讓愛與知識的星火,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持續點亮更多逐夢的遠方。
圖為支教結束志愿者與孩子們的合影。唐俊強 供圖。